门了,去了一家电影院。
"电影院?"林默皱起眉头,"她一个人去的?"
"是的,买了一张票,看的是一部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
林默沉思片刻,突然问道:"电影院附近有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人员?"
"我们正在排查...等等,有发现!在电影散场时,有一个男子与苏文静有过短暂接触,两人似乎交换了什么东西。"
"立即跟踪那个男子!"林默下令。
然而,那个男子非常警觉,在城里绕了好几圈,最后进入了一家百货公司,利用人流成功摆脱了跟踪。
"对不起,林局,我们跟丢了。"侦查员愧疚地汇报。
林默没有责怪他们,反而安慰道:"没关系,这说明我们找对方向了。苏文静确实在活动,而且有同伙。"
接下来的几天,专案组加大了对苏文静的监控力度,但采取了更加隐蔽的方式。同时,林默决定采取一个大胆的行动:派人打入研究所内部,近距离观察苏文静。
经过精心挑选,专案组选中了侦查员小王。小王今年二十五岁,文质彬彬,有文学专业背景,而且精通英语,非常适合这个任务。
在上级的协调下,小王以借调干部的身份进入了文化部研究所,被安排在苏文静所在的研究室。
开始的一周,苏文静对小王保持着高度警惕,除了必要的工作交流外,几乎不与他多说话。
但小王很有耐心,他不仅工作认真,而且在专业问题上经常向苏文静请教,表现得十分谦虚好学。
渐渐地,苏文静对小王的态度有所缓和,开始与他讨论一些专业问题。
有一天,小王故意在苏文静面前提到自己正在研究工业文化史,苏文静的眼睛明显亮了一下。
"你对工业文化感兴趣?"苏文静问道。
"是的,"小王回答,"我觉得工业文化是理解现代社会的重要窗口。"
苏文静点点头:"你说得对。我最近也在研究这个课题,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多交流。"
就这样,小王成功取得了苏文静的信任。
在随后的交往中,小王发现苏文静确实在系统地收集工业情报,但她非常谨慎,从不留下书面记录,所有信息都记在脑子里。
"她就像一台人形计算机,"小王向林默汇报,"能够过目不忘,而且很善于从看似普通的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
"她有没有透露过如何传递这些情报?"林默问道。
小王摇摇头:"她在这方面非常小心,从不多说。不过,我注意到她经常去图书馆,而且总是坐在同一个位置。"
"哪个图书馆?"
"四九城图书馆,她每次都在三楼东侧的阅览区,那里有很多外文书籍。"
林默立即安排人对四九城图书馆进行布控。果然,他们发现苏文静每次去图书馆,都会在阅览区待上很长时间,而且总是选择靠窗的同一个座位。
更可疑的是,侦查员发现,在苏文静离开后,偶尔会有一个外籍人士坐在她坐过的位置上,翻阅她看过的书籍。
"他们在利用图书馆传递情报!"豆爱国兴奋地说。
林默却显得很冷静:"先不要打草惊蛇。我们要找到确凿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