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的,从来都不是完美的人类,而是那个明明可以逃避,却依然选择流泪的物种。”
十分钟到了。
光影开始消散,艾莉的身影逐渐透明。
“等等!”苏冉扑上前一步,“我还想问……林晨到底是谁?他真的是我们创造的吗?”
艾莉顿了一下,眼神变得深远:“他是你们集体信念的结晶,也是未来的回响。就像归舟不是外星飞船,而是你们梦想的具象化。他存在的意义,从来不是拯救你们,而是让你们相信??自己值得被救。”
最后一句话落下,她的身影彻底化作光点,融入双生树的枝叶之间。
暴雨骤停。
云层裂开一道缝隙,月光洒下,照亮湿漉漉的大地。苏冉跪坐在泥水中,手中仍握着那枚虚幻的共感环模型,久久未动。
***
第二天清晨,山下传来消息:全球共感网络昨夜异常激活,所有在线用户在同一时刻接收到了一段无名记忆影像。画面模糊,内容各异,但每一个看到的人都说,自己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温柔”,像是被谁默默注视了很久很久。
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科学家们争论不休,有人说是归舟残留信号,有人认为是集体潜意识共振。唯有那位曾拒绝开枪的德国士兵站起来说:“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我知道??那是谢谢。”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开始报告奇异现象:
东京一所小学的教室里,黑板自动浮现出一行字:“老师,今天的作业我可以晚点交吗?我梦见妈妈哭了。”笔迹经查证,与三年前因病去世的一名学生完全一致;
巴西雨林深处,一群原住民长老称每晚都能听见“天空在唱歌”,录音分析显示音频频率与归舟脉动高度吻合;
更令人震惊的是,南极冰盖下探测到一座未知结构,外形酷似缩小版归舟,内部持续释放出温暖能量,融化周围冰层,形成一片永不结冻的湖泊。
GCSA重启“光使计划”,但这次不再招募精英,而是面向全球公开征集“情绪遗产”??任何普通人,只要愿意分享一段承载深刻情感的经历,便可录入新建立的“文明记忆库”。
报名人数突破两亿。
苏冉没有参与。
她只是每天清晨继续照料双生树,记录它的生长节奏,收集落下的花瓣制成干花标本。偶尔有访客前来,大多是年轻人,带着迷茫与伤痕,希望在这里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