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9章 又是修罗场(4 / 5)

数周后,林泽宇一行人抵达了印度加尔各答。在拉吉夫?辛格教授的带领下,他们前往位于恒河三角洲附近的一处遗址。这里曾是一座繁华的佛教寺庙群,如今却只剩下断壁残垣和零星的石碑。

    当林泽宇第一次看到那块石碑时,他的心再次被震撼。石碑高约两米半,宽一米二,表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文字。一侧是典型的梵文,另一侧则是类似汉字的符号。尽管历经千年风霜侵蚀,这些文字依然保存得相当完好。

    “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林泽宇低声说道,“谁能想到,在这片土地上,竟然能找到如此珍贵的历史遗迹?”

    团队迅速展开工作。张研究员利用先进的扫描技术对石碑进行三维建模,并将其与数据库中的各类文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类似汉字的符号与唐代时期的官方文书风格极为相似,而梵文则与笈多王朝时期的作品极为接近。

    与此同时,李博士专注于研究石碑上的图案。她发现,其中一幅描绘了两位身着不同服饰的人物正在交谈的情景。一位显然是印度僧侣,而另一位则穿着类似唐代官员的长袍。这种跨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让人不禁联想到当时两国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宗教或文化交流。

    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细节逐渐浮现出来。例如,石碑底部刻有一段简短的文字说明,用类似汉字的符号记载了一个名为“大唐高僧”的人物访问印度的经历;而在梵文部分,则记录了这位高僧受到当地国王接见并赠送珍贵佛经的过程。

    ###文明交汇的深度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块石碑的意义,林泽宇提议组织一次国际研讨会,邀请全球各地的相关领域学者共同探讨这一发现的重要性。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印度、日本、德国等多个国家的顶尖专家参与,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一位印度历史学家指出:“这块石碑的存在表明,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中国与印度之间就已经建立了某种形式的联系。这不仅挑战了我们对传统丝绸之路范围的认知,也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古代世界网络结构的新视角。”

    另一位中国语言学专家则表示:“通过分析这些类似汉字的符号内容,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当时中国对外交往的具体方式和内容。例如,文中提到的大唐高僧很可能携带了许多珍贵佛经作为礼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高度发达的文化体系,并且愿意与其他文明分享自己的成果。”

    在研讨会上,林泽宇还展示了团队开发的一个虚拟现实程序,让与会者可以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古代高僧穿越沙漠、翻越雪山的艰难旅程。这种创新的展示方式赢得了广泛赞誉,许多人认为这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

    ###家庭的力量

  &nbs

最新小说: 重生美利坚,我是华尔街传奇空头 从影评人到文娱大佬 全球异能:只有我在修仙 沪上来了个小神兽,叉腰旺全家! 不撩禁欲哥哥后,她被疯吻囚宠 八零重生:我养废了白眼狼们 夜尽时天明 纯恨夫妻双重生,我嫁权贵你哭啥 和渣夫同归于尽后又双双重生了 同时穿越:全是深渊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