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眼,笑道:“这款产品咱们就主打一个卖点,那就是价格。
今天召集大家开会,就一个目的,集思广益,尽可能的削减成本,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都可以畅所欲言。”
徐鸿远当即回道:“咱们三蹦子上的那款发动机不错,二冲程的,造价便宜,可以用在小踏板上。”
李昌清补充道:“虽然只是个小踏板,但是摩托的三大部件,它一个不少。
发动机我们倒是可以解决,不过电喷系统和车架,我们厂可没法生产,全部依赖从别的厂家采购。
如果真要想削减成本,这两样东西的主要部件,还是得自主生产比较好。”
“哪儿那么容易。”
余华光苦笑道,“虽然图纸是现成的,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咱们厂根本没生产设备啊。”
李信笑道:“主要零件的生产设备,不用担心,我来解决。
大家主要想想一些次要零件的成本,该怎么降低?”
重要部分有了大致方案,一众人着重开始着重讨论如何降低其他次要部件的成本。
大到轮胎、外壳,小到反光镜、火花塞,几乎所有零件,他们都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到底是高端人才,众人各抒己见,商讨了一整天,终于拿出一个比较粗糙的生产方案。
李信全过程参与讨论,这方案,他自然也知道,还算比较靠谱。
其他都好解决,唯一的难点就是电喷系统和车架所需零件的生产设备,厂里没有,只能通过3d打印机打印了。
因为还有一个月就过年,时间紧张,李信不想把这活儿拖到明年。
于是他当天就去了趟港城,以最快的速度弄来生产设备。
对于,李总的神通广大,厂里一众高层早已见怪不怪。
见到设备后,厂里的技术员加班加点地组装,调制,然后开始着手制造小踏板。
图纸现成的,节省了很多研发时间,生产计划也早已制定好,造作就行。
所以,从设备组装好到成功生产出第一辆小踏板,只花了半旬便搞定了。
1月20日,离春节还有近半个月的时间。
隆信还没有放假,不管是机械厂,还是服装厂,都没有。
因为待遇好,有钱拿,员工对此也没意见。
此时,机械厂的大操场。
经过一系列检验和测试之后,两台小踏板被运送到这里,进行最后的上路测试。
它们有两个颜色,一个淡粉的女款,一个黑色的男款,造型新颖,很容易让人一眼就喜欢上。
一众研究员和厂里的高层围在两辆小踏板前,测试小踏板的是李信。
本来众人担心李信的安危,以防万一,还是劝他慎重。
不过李信对这玩意儿挺好奇,坚持想试试,而且第一次也有纪念意义。
再说这玩意经过一系列检测,安全性还是有所保障的,再说只是一辆小踏板而已,只要不骑着骑着,骑炸了,问题都不大。
对于小踏板,李信只骑过电动的,汽油机,他还真没骑过。
尤其还是二冲程的摩托,他甚至没见过,这玩意儿因为不环保,耗油,后世早被淘汰了。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骑上那辆黑色的小踏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