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电视行业有了重大的突破。”
王若林闻言更高兴了,哈哈笑道:“看来小友对影视行业果真有了解,坐坐,快坐。”
等一行人落座后,秘书进来倒茶。
王若林则趁机再次打量张青,感慨道:“真是太年轻了,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张青微笑道:“王老,这次来拜访,有两件事。
一是感谢王老慧眼相识,看中了《射雕》,才有了这样的机会……”
这不是客气话,港岛本身就出武侠大师,钟曲的,被誉为武侠圣经。
如果不是为了两岸合拍的名头,赵蔷又找了关系,再加上《射雕》人物实在鲜明灵动,适合拍戏,无线更好的选择,其实是钟曲或者司徒林的。
王若林闻言很是高兴,人行下好去,哪怕不指望对方报答,起码对方能认这件事也是好的。
可现实中却是,许多好行了下去,回头对方还嫌你沾了他的光。
起初张青让赵蔷来要角色时,王若林还以为张青就是这种人。
没等他客气两句,就听张青继续道:“还有我师姐的事,也着实麻烦王老了。”
说着,他站起身来,又给王若林鞠了一躬。
王若林笑的和弥勒佛一样,连连摆手道:“欸,小友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其实以小友的才华,捧红一个演员,轻而易举。
你那番请求和威胁的话,很打动人。
这件事就不多说了,第二件事可是想看看成片?”
这部剧要等到明年才能开播,而且争取内地、港城同时播出,作为港岛回归的献礼。
这其中的分量太重,张青关心成片,也可以理解。
毕竟一旦播出后,张青在圈内的地位,可谓一步登天。
张青摇头微笑道:“王老所出,必是精品,我岂有放心不过的道理。
这次来,就是想……”
话没说尽,王若林办公室的门忽然被打开,就见一中年妇人搀扶着一个老者进来。
老人已近九十岁高龄,但精神颇佳,见面居然行了一个武林人见面的拱手礼,玩笑道:“金大侠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张青起身避开这一礼,随后深鞠躬道:“后辈晚生张青,见过乔先生!”
此人正是中国影坛的活影史,乔北严先生。
若只如此,还不足以张青行如此大礼。
但张青西疆额旗县所读的中学,就是乔北严老先生所捐建。
从八十年代中期起,这位被人诟病吝啬一生的乔北严,以平均每年一个亿的巨额捐款,捐赠给内地教育界,建起了数以万计的北严楼。
八十年代的一个亿啊!
多少贫寒学子因此受益,这一点,是大城市长大的孩子无法体会到的。
乔北严、王若林都纳闷,怎行如此大礼,还是王梓桐知道的多些,道:“六叔,李姨,青弟……张青出身西疆偏僻之地,那里教育资源匮乏,读书很苦。
他从小是在六叔捐建的学校里读书长大,后来才考上内高班,到内地读书的。
就算在内地读书,也有六叔您捐建的教学楼。”
六叔,是江湖上对乔北严的敬称。
赵蔷适时明悟:“怪不得听说是无线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