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产品,就是古时候所说的所谓的铁蒺藜。上辈子的古代战国时期就有过这种东西的使用。
但是制作铁蒺藜的工艺比较的复杂,铁的用量也相对比较大一些。眼下很难批量生产。而且说实在的,和铁蒺藜比较起来,江小龙觉得自己的微型拒马更物美价廉一些。
古时候的铁蒺藜往往是用绳子绑在一起使用的。江小龙不喜欢这样。他觉得这太容易被人清理掉了。敌人只要砍断绳子,一拖就能拖走一大串。所以他要求打仗的时候,他的微型拒马是可以随意抛撒使用的,这样让人更加的防不胜防。
另外就是江小龙提出的制造燃烧瓶方案。
原本城里的工匠大部分都不会吹制玻璃瓶,经过张宝庆等人这两天的紧急培训,目前已经有部分工匠掌握了这种吹制的技术。江小龙于是就提出大量制作玻璃瓶,在里面灌入高浓度酒,瓶口塞进浸了酒的布条,点着布条后丢出去,就可以当做简易的燃烧瓶使用。
这东西效果不错。但是玻璃烧制的工艺还不大熟练,更加上本身就缺乏足够的酒,所以生产的速度也十分的缓慢。而且由于时间很紧,无法达到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要求。这种燃烧瓶的生产,只能说聊胜于无。
范潇同和韩秋雪等人也在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
由于有了上一次狙击萨巴耶夫的成功经验。他们开始在齐元直的积极参与协调下,组织大批人手在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设置路障,即使没有那么多的油和酒,这些路障至少是可以迟滞敌人的进攻的。
后来他们还想在路障上放置硫磺和牲口吃的干草料等,这样的话虽然点火较慢,但是总算也能燃烧得起来。而且放置了硫磺,燃烧的时候还会产生有毒的浓烟,只要风向对头,对敌军肯定是有很大的迟滞和伤害效果的。
只是自然风的风向这种事情,是属于老天爷管的,谁也说不定。尤其是城里面街道上的风向,只能看老天,看来这一招也是一把双刃剑了,说不清到底对谁更有利,这个方案最后还是被取消了。
齐元直急得上蹿下跳,又跑来问江小龙是不是在东门也进行设防。江小龙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回应道:“人家根本就不想来打你的东门,为什么要在东门设防?”
“要布置防御也应该是在城内,城门上目前来说,放几个岗哨就可以了。”
令所有人感到失望的是,就在大家都在积极地想着各种办法的时候,江小龙这个小家伙居然看起来也很忙碌,但是他所做的事情似乎对守城都没有什么意义。
就在大家伙儿都忧心忡忡忙得一个个脚打后脑勺的时候,他居然闲得很,而且每个晚上都还在跟人喝茶聊天。经常是跟那些个什么医仙、御医,以及张宝庆等人在高谈阔论。
他们一帮人天南海北、古往今来,侃得云山雾罩的,一直到深更半夜居然还兴致勃勃——说实在的,虽然万紫霞坚决反对,但是江小龙还是想喝酒。可问题是他早就已经下令全城禁酒禁油了,一切为了马上就要发生的战斗做准备——他还好意思带头违反么?
在大家的眼中看来,江大帅的所作所为这都算什么事儿?难道城不要守了吗?难道吹那些牛就能打退联军的进攻?
他的态度和所做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