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化基础几乎没有,一下子就让他们上大学?这不是开国际玩乐么?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总是想到必须要先打好数理化基础知识,然后才可能去学习更高深的新理论。但是江小龙却并不这么看。
他笑着说道:“你们是不是一开始就被天京大学、天京医科大学等等,这些光芒万丈的牌子给唬住了啊?那些都是至少几年以后的东西好吗?咱现在先别去想那些个很久以后才有的玩意儿。目前来说,你们就是一群办培训班儿的跑腿儿家伙,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一上来就按部就班地读完全套数理化?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去?咱们没那时间,只能是需要什么就先教什么。
比如现在急需的是什么?当然是枪械知识、火药知识,那咱们就得从这方面入手,先学点简单的物理常识,机械构造和最简单的机械绘图、看图知识,只要有了这些基础的内容,那他们就可以上手参与加工甚至设计了。
至于欠缺的那些理论性的基础知识,什么数理化、火炮的构造和原理以及合金的物理特性等等之类的,那可以在以后再开办夜校,给大家好好补一补嘛!
再比如说,还有什么楼房的构造啊、道路的技术要求啊、建筑材料以及对地质条件的需求什么的,只要现在能临时抱佛脚,教一教他们这些方面的基础知识就行了。
总之,现在国家建设最急需什么,咱们就先教什么。等到有了新的更高深的需求的时候,那咱们就再开新课嘛。你们就不能按照中专或者技校的要求,就好像蓝翔、新东方那样去整么?
至于有的学生接受不了怎么办?
那有什么关系?不想学的就让他们继续去读四书五经去,按照原先太学里面的课程继续走他们的流程去嘛。我们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回头咱们再吸收社会上的那些想学的学生们进来,培养出我们需要的人才,那不香吗?
他的这个想法一下让很多人顿时醒悟了过来——的确,按照这个搞法,我们马上就会培养出很多非常实用的人才,可以立刻在生产建设中使用。
直到他们的知识水平跟不上要求了,那就再让他们回校深造嘛。
这个办法简直太神奇了,参加会议的大多数人顿时如醍醐灌顶,有些人简直急不可耐地想着马上就要去办了。
《天京日报》的总编梁浩然也跟着嚷:“我们报社也需要大量的人手,你们要赶紧开这方面的课程……”
周丽琼则忧心忡忡地说道:“无线电技术也非常的重要,这可不是很快就能学成的……”
江小龙则对万紫霞和李蕴茹道:“你们也是这样,从简单入手,实用为主。边学习边实践,先从基础护理知识着手,让那些学员们一边上岗一边同时授课。这样的话,那些新学员们应该很快就能在一些简单的伤病情上,具有独立处置的能力……”
两个女生也对此表示了极大的赞同。
说完了医学专业,江小龙又转向了傅建宏。
他是地质勘探方面的专家。而地质勘探专业又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在目前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尤其是地质勘探方面,完全的一片空白。需要大批的专业人员深入荒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