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后盾的。
即使是在后世,那些天马行空的围棋招数,新手菜鸟们也都是能下得出来的。可是当他们遇到了真正棋力强悍的对手时,照样会被打得找不着北。没有强大的基础和厚实的功底,单单学几个花拳绣腿的招数,那是根本就没用的。
所以这也证明,千山浩亮不仅学会了新的行棋思路,他自己也是颇下了一番苦功的。另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围棋上的天分和悟性,肯定也是绝对出类拔萃的。
没有天分和悟性的人,就算是肯下苦功也不行,哪怕学了一辈子也是难以有长足的进步的。
李正阳在前世时曾有个忘年交的老年朋友,非常喜欢打乒乓球,整天挥汗如雨地苦练,并且语重心长地教导李正阳说:“天分就是勤奋!”
李正阳对这话大不以为然,当时就满脸鄙夷地撇着嘴说道:“您老就天天苦练吧,回头等你准备好了,我就到省队去随便找个小孩子来,保证打得你满地找球……”
那老家伙不信,结果李正阳只是找来了一个省体校少年队的十四岁的孩子来,跟他进行了一次较量。结果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那老朋友便告饶道:“不玩了,捡球太累……”
刚才说了,无论是什么新的行棋思路,那也都是需要扎实的功底的。比起这个时代的现有的行棋观念来讲,这些后世的所谓绝招都绝不可能是万能的。
比如李正阳前面所用出来的所谓的“青龙流”,以及他的对手所祭出的三连星布局——实际上这个年代不仅早就有三连星招法,甚至还有宫本浩一的所谓“宇宙流”布局战法。
但是这些新的想法或者说路数,其实也是有着它自身的优缺点的——这是非常辩证的。
旧有的行棋布局观念认为,小目、三3——包括无忧角之类的招法,都非常注重实地。这类布局往往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能稳固自己的角地。
大家都知道围棋的“金角银边草肚皮”这一说法,能够一手棋就稳固自己的角地,如此高的效率,那咱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当青龙流出来之后,棋手们忽然发觉,这种布局更注重于边与角之间的相互联动。它不仅能照顾到自己的角地,同时还能迅速地将一条边的实地也连带着照顾起来。这种行棋的思路更富有攻击性和进取心,效率明显大大的提高。
只是人们也同时发现,这种布局的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那就是,它的角地并不扎实。做不到一手棋就能把角地守得稳如泰山。
如何发挥这种行棋思路的优势,扬长避短,显然是需要棋手非常过硬的基本功的。
这就是围棋上的辩证关系。行棋效率高带来的后果,必然是不太稳固。而非常稳固的话则意味着效率的低下。从来就没有说,一个新的招法就会天下无敌的。
对于此次本因坊之战,各大报社都高度重视。不仅体育板块的记者们都蜂拥而至,就连平时很少关注体育赛事的报刊,也都纷纷派出了大批的记者。
《樱花日报》的着名记者藤原由纪香,在她的报道中热情洋溢地写道:“此次大赛中最大的黑马,无疑是来自青龙帝国的少年高手李正阳。”
“这位年轻的棋手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才刚刚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