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这方面的事情尤其敏感。
肖劲松故意偏头观望四周,确定没有第三个人在场,这才斜着身子往何沣那边靠过去。
他左手掩住嘴唇,以非常明显的肢体语言表明这是一个秘密。
“百浪多息。”
他将语音压得很低。
何沣神情有些迷茫,张着嘴,却没有说话。
他确定自己肯定在什么地方听过这个词,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
需要在脑海里仔细搜索曾经的记忆。
足足过了两分钟,何沣猛然睁大双眼,右手用力在大腿上狠狠一拍,又惊又喜地问:“你是说……磺胺?”
早在一九零八年,磺胺就已经被发现。
后世官方宣称,也是公认的发明人是多马克。
但在这之前,约翰牛、高卢公鸡、汉斯的某些非官方组织同样也进行此类研究。
尤其是约翰牛,在临床使用方面甚至比多马克走的更远。
青霉素在消炎方面的功效不言而喻。
然而它出现的时间太晚。
在此之前,公认疗效最好的消炎药是磺胺。
多马克关于百浪多息在杀菌方面有特效的论文要一九年才发表。
但这并不影响磺胺在医学界的研究进程。
事实上,无论约翰牛、高卢公鸡还是汉斯,有很多药商和医生都对这种药品的功效心知肚明。
大家之所以保持沉默,一方面是相互观望,另一方面是出于谨慎和囤货需求。
磺胺嘧啶是后来的名字。
肖劲松把何沣的反应看在眼里。
这是一种试探。
无论“百浪多息”
还是“磺胺”
,在这个时间点都是属于不折不扣的新词。
就像“喜大普奔”
和“电动车”
,只有特殊时代的人才听得懂。
魔都在种花家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那段屈辱,使魔都成为了冒险家的天堂。
有能力在这里开设商行的人大多有着外资背景。
也在某种程度上诠释了“买办经济”
的真实含义。
茂昌商行也不例外,这是一家以美资为主的商行。
何沣在其中占股百分之十五,是最大的中资股东。
三百万大洋的总资本只是摆在明面上给人看的,实际资产数比这多得多。
无论任何时代,商人的嗅觉都很敏感。
尤其是何沣这种喝过洋墨水的人就更不在话下。
他从椅子上站起来,快步走到门前,将敞开的房门关上,转身回到原位坐下,还特意将椅子朝着肖劲松那边挪了一下,微笑着压低声音问:“张先生,您手上有多少货?”
说着,他打开摆在茶几上的一个木匣,拿出一支雪茄递了过去。
肖劲松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他接过雪茄,信手拿起摆在木匣旁边的雪茄剪切掉端口,用火柴将雪茄点燃,用力深吸一口,从鼻孔里徐徐喷出白色烟雾。
他淡淡地说:“我手上还有阿司匹林和吗一啡。
不分开卖,一次性出货。”
何沣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