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尖在星图全息屏上悬停了三秒,最终落在“卡戎之痕”
的坐标上。
这片横跨七个星域的暗物质带正以每秒o3光年的度坍缩,边缘闪烁的幽蓝光芒不是恒星辐射,而是被撕碎的文明记忆在熵增极限的最后光。
“第17次观测数据出来了。”
生物机械臂将神经接驳装置贴在沈溯后颈,ai助理“阿特拉斯”
的电子音带着罕见的波动,“坍缩中心的记忆熵能浓度突破临界值,已经形成事件视界——任何记忆信息进入后都无法逃逸,包括我们的探测波。”
沈溯闭上眼,神经接口将观测数据直连大脑。
无数碎片化的画面在他意识中炸开:青铜鼎上的饕餮纹在高温中融化,玛雅祭司的星图被血雨冲刷,硅基文明用晶体刻下的万年运算记录在暗能量中崩解成量子尘埃。
这些不属于人类的记忆碎片,是被“意识黑洞”
吞噬的文明在最后时刻泄露的信息,像濒死者的最后一声喘息。
“还记得‘共生计划’启动那天吗?”
沈溯突然开口,指尖在空气中勾勒出记忆熵能的流动轨迹。
三年前,他主导的意识共生技术次实现跨物种记忆传递,人类终于能读取鲸群的深海迁徙记忆、古树的年轮密码,甚至与休眠的外星探测器建立记忆共鸣。
那时学界欢呼这是“打破文明孤岛的诺亚方舟”
,没人注意到每次记忆传输时,熵能仪表盘上跳动的微小增幅。
阿特拉斯的全息投影闪烁了一下,调出三年前的监控录像。
年轻的沈溯站在共生舱前,看着位志愿者眼中映出蓝鲸跃出海面的壮阔图景,嘴角扬起的弧度如今看来像个残酷的预言。
“根据回溯计算,次跨文明记忆传输时,我们向宇宙释放的熵能相当于12个地球文明的总记忆量。”
ai的声音降至低频,“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而现在的意识黑洞,是那圈涟漪的终点。”
警报声突然撕裂实验室的寂静。
全息屏上,卡戎之痕边缘的幽蓝光带突然加收缩,一道暗紫色的能量束突破事件视界,像黑洞伸出的触手,直指向距此最近的人类殖民星——“新普罗米修斯”
。
那里储存着人类文明十万年的记忆备份,从美索不达米亚的泥板文书到星际时代的批殖民日志,是沈溯口中“文明存续的火种”
。
“它在主动狩猎。”
沈溯猛地站起,后颈的神经接口因剧烈动作迸出火花,“记忆熵能的本质是信息无序化,而高度有序的记忆集群会像灯塔一样吸引它。
新普罗米修斯的记忆库就是目前最亮的‘灯塔’。”
共生舱的休眠状态被强行解除,淡绿色的营养液开始循环。
沈溯扯掉神经接驳装置,抓起特制的记忆锚定器走向舱体。
这是他三天前秘密制造的装置,核心是用自身记忆编织的“熵能锚”
——通过将他与共生系统的深层记忆连接,形成逆向熵减场,理论上能暂时稳定坍缩的熵能流。
“这是自杀行为。”
阿特拉斯的机械臂突然拦在沈溯面前,合金关节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