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徐姓士子听罢,也是扭头看到了一旁贾琛的神情,便是用手中的折羽扇子轻拍了拍脑袋。
“倒是我疏忽了……既如此,我便让家中下人帮忙去牙行问问就是。”
听到这话,贾琛此时也终於是笑著开了口,“宅子一事,暂且还不急,也不至於叨扰两位兄台,且就让在下自己去找合適的吧,到时若真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再厚著脸皮去寻二位便是。”
既然都已是说到这个份上了,方羽与徐姓士子自然也是轻点了点头,暂且放下了此事。
方羽这时也转换了话题,看著贾琛轻笑道:“昨日便听晏师提到,贾兄前几日已是去到通州参加院试了”
“以贾兄的才能,莫说是一个小小的生员,便是之后的举人,进士又会有何难”
这时,那徐姓士子也是在一旁轻摇了摇头感慨道。
毕竟单是那一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顏辞镜辞树”,在那日醉春楼之后,便已是传遍神京,人人乐道,对此他也实在是佩服至极。
另一边。
贾琛此时也是笑道:“二位兄台就勿要再捧杀在下了,便是诗词真是做得极好,却也不见得就一定善科举……君不见前唐之杜甫?”
杜甫名满后世,有“诗圣”之称,后期所做的“三吏三別”,至今都仍是流芳於世,人人传唱。
然就是这般了不得的风流人物,於科举一道却是屡次碰壁,最后只能无奈放弃。还是等到安史之乱爆发,其人拼死逃到凤翔投奔肃宗之后,方才勉强得了个左拾遗之位。
所以诗词写得好,还真不一定就能代表科举也能游刃有余,歷史上如杜甫这般的例子,也算是不在少数了。
回到现在。
方羽闻言却只轻摇头道:“连晏师都道院试於贾兄来说,无甚为难,贾兄又何必如此谦虚?”
听到这话,贾琛笑了一笑后,也是问道:“还不知道二位兄台今日亲自上门拜访,是所谓何事?”
一旁的徐姓士子闻言,手中羽扇便是一收,点头应道:“今日登门,还真是有一事想要看贾兄能否帮忙……”
“哦?”
徐姓士子见状,面色却是忽然尷尬了些,“贾兄可知梨园的清明诗会?那诗会还有几日便要举办,届时这神京城中大大小小的大儒,士子都要参加,凭弔先贤之际,也要以诗会友,到时若是没有一首好诗的话,难免也会折了面子……”
说到这,徐姓士子忽然有些不知该怎么继续说下去,不由抬眼去瞧自家老友,却见其人面上已是神思飘飘了,当即心中就是忍不住暗骂一声。
另一边。
贾琛听罢,心中不过稍一斟酌,便是轻笑道:“徐兄的意思是……让在下代为写上一首?”
“正是。”
徐姓士子尷尬至极,“正是想让贾兄代我等兄弟写上一首好诗,杀杀那些人的锐气,往年的清明诗会,我们这边可是没占到过什么便宜……”
士子之中,自然也分群体。
如世代为官,书香门第家的士子们大都会有些瞧不上旁人,觉得要不就是太过铜臭,要不就是位低人贱。
而如方羽,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