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收取租赁费等手段减少非主营业务的投入。
一些每年辛辛苦苦赚几百万的单位,集团其实已经有些看不上了,这些企业要么就是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要么就是一些高危产业,要么就是一些夕阳产业。
集团如今偏向于科技创新和生物研究这类高精尖领域,虽然投资是巨大的,但回报也是相当可观的。
就算是一些支柱性的产业,也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光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扶持,同时海外营收的资产也可以减少税务的缴纳。
当然国内的这些下属单位也不是谁都能购买的,集团还是偏向于内部人员购买,毕竟这些单位的收入集团看不上了,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可都是一块肥肉。
转让协议自然也比较苛刻,首先就是不能融资上市,也不能转让股权给国外的一些集团,主要还是避免到时候恶意竞争,当然最主要还是保证资产不流失,总不能便宜了那些外国人吧。
像是刘浩仁,虽然和集团依旧有着关系往来,但自己也偷偷建立了小公司在抢这块蛋糕,赚多赚少都是国人自己在赚钱,所以集团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追究什么。
独立出来的那些单位,喝口集团的汤就撑得慌了,所以也没人会自讨苦吃彻底和集团闹翻。
要是集团和自己没有了业务往来,客户那边的生意肯定就会由其他人来接手,没有了名正言顺的合作关系,又怎么能让别人把一些小业务交给自己的公司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这来来往往也是有规矩的,懂得规矩的人可以顺风顺水,不懂的人也只能成为这熙熙攘攘人群中的一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