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而玄关其实也是一种介于虚与实之间的东西。
现在武道主流,恩,其实也就是道佛魔儒四脉,他们认为后天玄关,先天识海、灵识,真武阴神这些,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东西。
不过说到这里,隋沐杨也发现了自己与这个世界其他武者的不同,据王之羲讲,这个世界的后天武者是‘看不到’识海的,但是对隋沐杨来说,系统所在地似乎就是他的识海。
不过,这扯远了,说回‘破先天’。
生死玄关‘可见’,便是半步先天,而下一步,便是以自身真气破玄关,从而引入外界的混元气,进而逆反先天!
只是,武者自身真气储藏于气海,而玄关虽然飘忽,但大体上还是在‘眉心’附近的,所以,如何将完全不搭界的两方联通起来,便是破先天最困难的地方。
据武祖武极天下传下的武道猜想,武者将自身真气炼到至真至纯,从而引起外界混元气共鸣,并进而内外交融打破玄关,才是破先天的无上正途。
然而,这太难了,人吃五谷杂粮,心思又复杂难解,所以每个武者的真气都会带上自己的印记,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怎么可能与和外界混元气共鸣?
更别说,人体虽然号称小宇宙,但是代表小宇宙运行的经脉、穴窍,哪个武者又能全部用上了?所以至真至纯真气之道,除非绝顶天才,而且所学武学又必须是打通所有经脉穴窍的无上宝典...
但这两条,似乎武祖自己都没有做到(他只符合一)。
所以最后,武祖、武道历代先贤便想出了其他法门,‘以意为线’。
不就是‘真气不够纯真’牵动不了‘玄关’么?那我‘在中间牵根线、搭个桥’总可以吧!
而‘意’既是磨练真气的刀,也是那根勾连玄关的线。
其实,‘意’始终贯穿与武道修行中,破先天需要它,后面(先天)真气化为真元同样需要它,甚至最后晋升阴神宗师,其实也是‘意’的完善与进化。
武道真意!‘意’的‘真’化,升华!
所以,对于一个有志于武道修行的武者而言,‘意’的领悟便极为重要。
‘意’根据武者的修习的武学又可分为刀意、剑意、拳意、心意以及杀意等等。
而这,也是为什么准一流的半步先天,要么是在游历、要么是在闭关的根本之所在。
“其实对于‘意’的修炼,我儒门才是最拿手的,所谓琴棋书画、诗酒歌茶、甚至是道德文章等等,其中均有‘意’,修身养性,其实养的就是‘意’,当然,到了先天、到了阴神,那时候养的就是‘魂’就是‘神’了!”
王之羲颇为兴奋的说道。
“而这也是为什么我儒门在后天武者、尤其是女性武者中广受欢迎的缘故,因为它既有趣,又好学。”
隋沐杨笑了笑,心中暗自点头,的确,儒门是最富创新精神的,所以它们的花活儿也是最多了,就如它们海东书院,就足足分了十脉,只是...所谓‘年轻时候玩儿的欢,老来就得拉清单’。
儒门为什么传承至今才出了儒圣,这么一个圣人(至尊)?要知道儒门并不是儒圣创立的,它几乎是和武道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