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当然,他可闲不住…半年来几乎走遍了多半个中原与北境,目的自然与太平道的起义有关。
而他特地带着两个目的,去太平道大三十六方亲自考察。
「兄长这次来的可算是突然哪!」
袁隗当先开口…
袁逢开门见山,「次阳,时间紧迫,兄就长话短了,这半年,太平道各「方」兄均已去看过,能够确定两点!」
「哪两点?」袁隗变得严肃了起来。
「其一,太平道人数极多,三十六方有四十多万人,揭竿而起,定然会声势浩大,可其手下却多是一些农民,缺乏可靠的将领以及兵器,看似雄壮,实则…决不会是官兵的对手…」
袁逢一丝不苟的道。
袁隗顿了一下,旋即张口:「兄长的意思是借助这起义浩大的声势逼得陛下解除党锢之祸,然后…」
不等袁隗把话讲完。
袁逢接着道:「然后,陛下为了尽快剿除黄巾叛乱,势必会允许各郡国招募兵马,而我们汝南袁氏势力遍布整个大汉,各个州郡都有我们的人,一旦可以招募兵马,那短时间内就可集聚出一支雄兵!」
「至于剿除黄巾军,哈哈…朝廷又怎会知道,黄巾军本就是我们汝南袁氏大力扶持,借平叛的契机,我们的人可以收获最大的功勋,将这些人安置在大汉最关键的位置,再比如那何进、董卓,也可趁此机会,让他们平步青云,在帷幕之前替我们袁家遮风挡雨!」
诚如…袁逢提及的。
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发展,何进成为大将军,是在他平复了南阳宛城张曼成的叛乱,擒拿住马元义之后…
接着「何皇后」这层身份,自然能获得天子最大的信任。
至于…如何平定?
最了解黄巾起义的…是袁家呀!
想扶持一个大将军,对于四世三公的袁家而言,可不是什么难事儿!
言及此处…
袁逢把脑袋凑近了袁隗,「次阳,你要知道,解除党锢、下放征募士卒之前,地方的官听朝廷官的,可解除党锢、下放征募士卒之后,地方可就做大了,一旦形成气候,朝廷可就得听地方的了!」
话间,袁逢的眼睛都在发光…
俨然…
在这般部署下,他们汝南袁氏是最有可能做大的氏族,稳操胜券。
甚至…借着养寇自重,不断做大…最终染指那九五至尊,也未尝不可…
——田氏可代齐!
——袁氏亦可代汉!
此时,袁隗的眼珠子不断的闪烁。
短暂的悸动过后,他回归了冷静,一抹疑窦从心头浮现。
他连忙问道:「兄长如此部署,可考虑过那「玉林柳郎」…」
「唔?」袁逢抬头。
袁隗继续道:「此前几次,可都是这子屡屡坏了咱们袁家的好事儿,这玉林柳郎…不得不防啊!」
「哈哈…」
听到这儿,袁逢直接笑了。「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张角也提出了这个疑问,不过…我与他已经商量好了。」
「怎么?」
「很快,这玉林柳郎的好日子就到头了!」袁逢的话显得很自信。
袁隗却是满脸问号与惊叹号。
「兄长还是把话清楚的好…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