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起风(2 / 3)

备拆分,以零部件的方式再卖给甲企业,随后乙企业又有了1000万円的收入。

甲企业重新组装之后,再度销售给乙企业,刹那间,它就总共有了2000万円的收入。

就是这样一台普普通通的设备,却可以滚出如同巨大雪球般的总收入。

丹羽已经被这种伎俩给震惊了。

在实际的产研企业运作之中,这种循环销售、互买互卖的操作手法更加隐秘和复杂。

整个循环销售的过程可能涉及十几家企业。

同时,又有售后返租,融资租赁等掺杂一起,使得外人很难发现看起来蓬勃生机的业务展开,居然只是一条循环的虚假操作。

是的,就是这样将物料、设备、钱款倒来倒去,便制造了营业收入规模不断膨胀的表象。

而其中,又不知浪费多少人力、物理、财力在这种弄虚作假的手段之上。

而第三个问题,就是产研企业的违规抵押问题。

丹羽通过多种渠道查询,发现大量产研企业通过不动产抵押,从京都的各处银行获取了大批量的融资。

是的,连实际办公地址都没有产研企业,怎么会有不动产抵押给银行。

经过进一步调查之后,丹羽发现,这些不动产居然是来自于大学等公共科研机构。

按照国立法人资金使用法,国立大学机构一律不得以自身资产对外担保。

这是大学机构不能碰触的红线。

然而,眼下,这些资产竟然通过产研企业的渠道,抵押给了银行,获得了大批量的资金。

一副前所未有的图景已经在这位女记者面前打开。

产研企业一方面接受公共资金的注入,另一方面又将大学资产抵押给银行取得贷款。

公共资金为这些产研企业了还本付息的短期资金流。

而从银行贷出来的大批款项则成为肆意挥霍的对象。

同时,产研企业之间又互相循环销售,虚增业绩。

体量愈大,能接受的公共补贴就越多,能从银行获得的贷款也就愈多。

整个循环竟吸取了源源不断的资金。

一个本该是利国利民的战略,竟成了一个敛财发迹的工具。

本该是专注于科技研发的产研企业,竟成了下金蛋的母鸡。

庞氏骗局

丹羽的脑海中冷不丁的冒出这个想法。

毫无疑问,这样的体系是不可持续的。

互相循环销售、虚增业绩的行为,总会产生诸多的额外税负和成本损耗。

这些损耗会将真正的本金给逐渐蚕食。

而只要一旦有一天,注入的公共资金减少,或者不再注入,那么顷刻之间,就会产生资金链断裂,从银行贷出来的大批款项就将在一瞬之内成为坏账。

丹羽看着手中从秘密渠道取得的诸多产研企业的会计资料,目前这些企业的负债资产比极高。

其不仅从京都地区的银行取得贷款,甚至还从全国性的大银行也贷了诸多款项,包括东京中央产业银行、瑞穗银行、三菱uj银行等等。

一旦产研企业引发地震,甚至会对整个东洋的金融界都会造成影响。

太疯狂了

简直太疯狂了

丹羽抬头看着面前

最新小说: 净身出户,情报系统助我成首富 娱乐:做最渣的人,唱最深情的曲 重生1981:从深山打猎开始崛起 离婚当晚,我转身成了妻女的守护神 分手后,我成了富圈香饽饽 娇美人只想独美,沈总求她留个崽 后宫生存法则:我是富察不是白月光 重生后,黑化反派的自救计划 我的航海 错把福星当炮灰?全家跪求我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