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
前面的题目都能保证全对,唯有后面几道大题失分严重。
这不代表锦梨学的不好,而是可能思维逻辑就只能推到那里去了,这也是只会刷题的弊端。
理科还是要讲点实际应用的,数学考验逻辑思维能力,顾澄想了想,决定让锦梨做一些能够发散思维的题目。
比如对同一问题尝试使用代数、几何、数形结合等多种解法方式,还可以玩玩有趣的数学谜题:数独、逻辑拼图等。
另外,他可以跟锦梨开展小组讨论,针对难题进行头脑风暴,对比不同的解题思路。
讨论可以调动情绪,碰撞出思维灵感火花,如果锦梨能在校园里就好了,他还可以带锦梨到处参加比赛。
比如高中生有个建模比赛,就能够培养系统性分析能力。
当然,顾澄想到这个方法时,并没有考虑到如果锦梨真去读高中,他也不可能重新塞回高中里。
看完锦梨的数学卷子,顾澄又去看锦梨的语文卷子。
在看第一面时,他还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待看到第二面,他就沉默了。
嗯……
这棵树居然寄托了作者对家乡的情思?
这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不就是一棵很普通门前树吗?
等等,这棵树寄托了作者那么多情绪在,请问作者知道这棵树有这么重要吗?
这注定是个无解的回答。
而顾澄也知道,自己无法对锦梨的语文做出任何指导,可能还需要锦梨多多指导他的语文。
顾澄在看到锦梨写的作文后,就不由感叹:“高山仰止啊!”
清晰明了的文字,工整对仗的风格,简单利落又不失哲理的名言,还引用了许多道家“无为胜有为”的观点。
确认过内容,是他达不到的境界。
顾澄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比起让锦梨去恶补逻辑思维,似乎他更加需要去恶补文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