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拍出纪实的感觉,而且我们这档节目比变形记要好,变形记是管杀不管埋,让孩子们命运错位,却没有引导。
我们不一样,我们起码对农田负责,不会让开垦的农田荒废,如果节目做不下去,我也会低价承包出去给农民的。”
隋玲芳又跟锦梨聊了聊,大概明白她的想法了。
锦梨想要把这档综艺打造成一档“人们心中的田园”综艺,艺人之间不需要撕逼,不需要争咖,只需要努力把田庄搞好。
每一档综艺都有主题,锦梨把这档综艺的主题定为“奋斗”。
田庄从无到有的建设,就是奋斗的体现。
锦梨说着说着,又想到了一个变现的方式。
“艺人们种田出产的农产品,可以对外售卖,农产品走正常价,但可以卖相关的周边,比如钥匙扣、零食加工产品等等,只要综艺做得好,一切皆有可能。”
这不是在开玩笑,而是许多综艺已经把渠道给蹚出来了。
就拿周边来说,许多热门综艺早就开发出了周边,只是粉丝除了一开始有购买热情,后来都不怎么愿意买了。
可并不妨碍这是一条不错的变现路子。
不仅是综艺寻求变现渠道,现在许多知名也在寻求全新的变现渠道。
比如说一些专门科普健康知识的大V们,会利用自己的知识跟人脉,搞起更加符合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低脂零食、高蛋白低盐牛肉干等等。
他们都能做,那与种田有关的综艺也能做,还更加搭边,种田综艺可以直接种植出基础农产品。
芳姐原本觉得锦梨的想法太过天马行空,一点都不像是业内人士操刀,更像是个靠着情怀脑门一拍就去制作。
可当她听到锦梨衍生出的种田产品大版图,隋玲芳又忽然觉得,这档综艺可以搞啊!
但能搞有个前提——
综艺得火,才可以搞。
如果综艺不火,别说加工零食产品,哪怕是贩卖周边,也没有人买账。
隋玲芳犹豫了许久,说道:“我听你的规划,觉得这档综艺的前景挺好的,如果火起来都可以自创一个品牌了。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