晰,贫瘠,搭着草棚,冒着炊烟。
岛屿不大,但有个简易的码头,停着两艘不算小了的倭船,看样子,还未到主岛,他们就摸到一处据点。
殷灵毓下意识摸上自己的剑,却没开口,而是看向常遇春。
常遇春先是高喝道:“传令各船,降半帆,缓速前进!”
船只略微减速,常遇春和殷灵毓朱棣趁此时机开始商议战术。
朱棣一想到这些倭寇时不时偷着去大明的沿岸去烧杀抢掠,就心头火起,道:“咱们不如直接拿火炮轰平他们!”
常遇春微微摇头:“四殿下莫急,那海图上你也看了,这一带小岛礁石诸多,要打,就该一网打尽,火炮声音还是大,周围的倭寇听了就跑了,咱们还得多费心思。”
“用枪。”殷灵毓提醒道:“枪的声音虽然也不小,但比起火炮小的多,白刃容易有伤亡,还是枪最合适。”
常遇春和朱棣也点了头,很快,十艘小艇从各大战船放下,载着三百名精锐士兵向岸边划去,常遇春身先士卒,站在第一艘小艇的船头,腰间的佩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些士兵拿的都是连发火铳,虽然不比那宝贵的连发扫射的机枪,但威力同样十分惊人。
随着小艇越来越近,岸上的倭寇也组织起抵抗,几支羽箭破空而来,钉在小艇的船舷上。
“举盾!”殷灵毓喊了一声,站在前方的训练有素的明军立即举起藤牌,箭矢叮叮当当落在盾面上,身后的同袍立刻举枪,随后冲在前面的倭人大多被一枪打翻在地,惨嚎声不绝于耳。
“杀!”小艇靠岸的瞬间,常遇春也高喝一声,明军士兵如潮水般涌到岸上,举盾的举盾,执矛的执矛,有枪的自然是点名一般收割着倭寇的性命。
沙滩上很快染满了血迹,倭寇人数不算多,又是仓促迎敌,此刻已经溃散逃命,明军已经分组向岛内追赶了,殷灵毓擦了一把脸颊上的血色,看着殷红的血顺着长剑往下滴,竟破天荒的笑了起来。
怎么,原来你们的血居然不是黑的。
朱棣跃跃欲试想跟着往林子里钻,被常遇春给拦了下来,眼珠子一转,到一边俘虏堆里面找还能喘气的,顺便拉上了早就预备好的会说倭语的人当翻译。
等明军将岛屿清理干净,从林子里钻出来的时候,海面上已经倒映夕阳,朱棣从那几个“浪人”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