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只是,民本不是民主,荀子虽明白民生关乎国家存亡,但亦与诸子百家中的大部分人一样,认为“君师者,治之本也”,批判墨家的思想破坏阶级秩序,仍旧带着儒家的“圣天子垂拱而治”,看重阶级秩序。
只是他又比如今的其他大儒更具现实精神,看重律法,看重教育,甚至身体力行的实施着教化。
能教出李斯和韩非来,也就不奇怪了。
殷灵毓不紧不慢喝光了碗中的酸梅汤,抬眼笑道:“天下治,黎庶兴,犹如川流入海,后海上腾云,云聚落雨,再润山川,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这便是了,老夫亦常言'天行有常',四时更替,万物生息,本就自成法度,然则水火无情,总是要加以引导规训,若一味无为而治,指着上苍怜悯,人与万物又有何异?”
荀子吐槽着,他最是不喜这一套的,再加上虽然不在官场里了,却不缺耳目信息,不免有点子真情实感。
“黎民如川,礼法如堤,圣王如匠,方可生生不息,只可惜,有些人不但不修堤坝,还恨不得超毁根基,实为不智,少德,无心之辈矣!”
说的便是楚国权贵了,纵情声色,奢靡享乐,武备驰废,排外内斗,信巫好祀,腐朽颓靡。
荀子虽然停留在这里,但也看不惯贵族动辄宴饮,活人祭祀等事,否则李斯离开,他也不会不去阻拦。
“先生何必动怒,道不同不相为谋,诚有高世之志者,或亦耽宴乐兮,然目亦见黔首之艰,若无动于衷,视其为乐,取笑不休,恐怕寝人皮而含兽心,非人哉。”殷灵毓笑吟吟的,口中吐出的话却正中荀子下怀。
会说!他喜欢!就该这么骂!醉生梦死,不顾楚国之食已贵于金玉的世家权贵,也算是人吗?
就是不用孟子的非人理论就更好了,虽然不想承认,但人就是人,恶人需要惩罚,而不是划出人的范畴自欺欺人。
一老一少干脆凑近了些,开始光明正大,有志一同的———
蛐蛐人。
最开始将位置让给荀子他老人家的那名学子已经看呆了。
他虽然不是荀子的弟子,但他老师是啊!他也是面见过荀子,聆听过他老人家教诲的,虽然也是善用比喻,生动有趣,却也严厉而犀利,称得上是言辞如刀啊!
您的毒舌呢!您怎么不骂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