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区不再是沉默的悲伤,而是一句句轻声的诉说:“原来我不是唯一一个睡不着的孩子。”“儿子今晚抱着画睡着了,嘴角有笑。”
许昭宁快速翻阅舆情模型,忽然倒吸一口冷气:“自杀相关关键词搜索量下降41%,而‘我想试试’‘还能好吗’这类积极表达飙升300%……明玥,你不是在做公益项目,你在重塑集体情绪结构!”
苏明玥闭了闭眼。
她看见三年前那个蜷缩在会议室角落的自己,听见林景深冷淡地说“我们不合适”,看见升职文件上被人涂改的签名……
可现在,不一样了。
她的金手指不再只是被动感知风险与谎言,而是进阶为——主动植入正向情绪锚点。
只要有人真心相信光,光就会有形状。
而在城市另一端,厉知行的地下指挥中心陷入死寂。
主屏上,代表“明玥观察哨”的红色光斑正在扩散,如同不可控的病毒般渗透进各大通信节点。
他的技术主管擦着冷汗汇报:“我们尝试屏蔽Ip,但他们的内容通过童声广播合法通道注入,监管备案齐全,根本无法定义为违规……而且,那些孩子的声音……真的在改变听众的心理状态。”
厉知行缓缓站起身,指节抵在冰凉的玻璃幕墙上。
他盯着那条持续攀升的情绪曲线,眸色深不见底。
“她不是在传播信息。”他低语,“她在制造现实。”
片刻后,他拿起内线电话,声音冷静至极:“通知监管部门特别事务组,准备立案材料。罪名就用——‘擅自开展大规模心理干预实验,传播未经核实的情感刺激内容’。”
停顿一秒,他又补了一句:
“明天上午十点前,我要看到对‘明玥观察哨’所有合作平台的内容接口切断方案。”第153章光的形状(续)
厉知行挂断电话的瞬间,指尖在金属桌面上划出一道刺耳的刮痕。
“切断所有合作平台接口。”他重复了一遍,声音冷得像淬过冰的刀锋,“从技术、法律、舆论三线推进,我要‘明玥观察哨’今晚就变成一座死网。”
控制室内灯光惨白,映着他轮廓分明的脸。
屏幕上的红点仍在扩散——那不是数据流,是某种更危险的东西:信仰的蔓延。
他不信神,也不信爱。
他只信控制。
可现在,一个女人用一段童声,撬动了他精心构建三年的情绪操控体系。
“顾承宇调动了亚太区六家媒体备用通道,”技术主管低声汇报,“他们早有预案……我们刚封一个端口,另一个就以‘儿童公益项目’名义重启传输。”
厉知行猛地抬头:“她注册的是非营利组织?备案材料呢?”
“全部合规。甚至比我们预想的更干净——颜微亲自提交的司法解释草案已经进入立法征求意见阶段,标题叫《关于情感剥削罪的认定标准》。她说,这是为那些被算法诱导抑郁的人讨一句公道。”
“呵。”厉知行冷笑,“她倒成了正义使者?”
可他的手指却微微发紧。
他知道问题不在技术,而在人心。
而人心,最不可控。
同一时刻,云港市东区某老旧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