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喝声与裁判的报数声交织在一起,在空旷的操场上荡出层层回音。
“一号考场,王磊!”
岭南少年应声出列,藏青色校服下的肌肉线条如绷紧的弓弦。
他走到杠铃前深吸一口气,下蹲时膝盖发出细微的脆响,脚下的地面竟顺着鞋跟裂开几丝蛛网般的细缝。
“喝!”暴喝声里,标着“一百公斤”的杠铃被稳稳举过头顶,虬结的青筋在小臂上突突跳动,汗水刚渗出额头就被晨风冻成细珠。
“好!”管御风猛地挥了挥飞鹰双爪,铁链撞击声惊飞了檐下栖息的寒鸦,“比老夫当年初入江湖时强多了!记上,一百公斤!”
操场西南角的五号考场,杨新攥紧了拳头。
掌心的茧子被汗水浸得发涨,她盯着面前那组标着“一百五十公斤”的杠铃,铁盘上的锈迹在晨光里泛成暗红。
这重量远超女生的平均水平,周围几个考生正窃窃私语,目光扫过她单薄的肩膀时带着几分怀疑。
“杨新,准备!”裁判的声音拉回她的神思。
她深吸一口气,弯腰握住杠铃杆的瞬间,校服袖口顺着胳膊滑落,露出小臂上几片未消的淤青——那是昨夜加练时撞到器械架留下的。
指尖扣紧防滑纹,腰腿同时发力,杠铃离地时带起一阵冷风,铁盘碰撞的闷响震得人耳膜发麻。
当杠铃被死死顶在肩头时,她的指节已泛出青白,下颌线绷得像拉满的弓弦。
“一百五十公斤,通过!”
裁判报数的刹那,杨新猛地松了劲,杠铃“哐当”砸在地上,震起一片冰屑。
她听见人群后排传来一声几不可闻的“嗯”,眼角余光瞥见戴云华站在隔离带外,素银袖扣在晨光里闪了一下,随即转身走向下一个考场。
风卷着碎冰掠过操场,将此起彼伏的呐喊声送向更高处。
管御风望着那些在杠铃前挣扎、嘶吼、最终将重量举过头顶的年轻身影,飞鹰双爪的铁链轻轻晃动,在结霜的裁判席桌面上投下细碎的影子。
他知道,这才是龙雀武道学院真正的开学第一课——不是笔试卷上的理论,而是骨头撞碎了还能重新愈合的韧性。
-----------------
从第三天起,龙雀武道大学的摸底测试进入更激烈的阶段。
AI靶机对战、速度测试与耐力测试三项核心考核将同步开启。
由于这三项测试不仅耗时久,对场地的占用也极大,校方特意调整了规则:接下来的五天里,学员可根据自身状态自主选择测试顺序,既避免了场地拥挤,也给了每个人灵活调配体力的空间。
AI靶机实战区设在操场东侧的封闭场馆内。
二十台银灰色的AI靶机如沉默的钢铁哨兵,整齐排列在模拟巷战场景中。
它们三米多高的金属身躯泛着冷硬的光泽,肩臂处的机械关节隐约可见液压管的脉动。
最让人屏息的是眼窝位置,两道猩红的激光瞄准器正有节奏地扫过每个准备上场的少年。
光斑落在校服上,像两道随时会引爆的引线。
场馆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