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德的关系非常亲密。”
“天呐,加德纳。”海莉和他一起站到一尊巨大的雕塑后头,“我认为你考虑的过多了,我想,桑德不会遭受太多的阻碍,他会得偿所愿的。”
“是吗?”加德纳点头,“我很高兴听到这个答案。”
海莉叹了一口气:“现在的市场的确很糟糕,如果再不发生一些改变,我都不知道该去哪里挣钱了。”
这话要是拿去公众面前说,没准能让市场都吓一大跳。
坐拥四千亿美金的超级资管公司老大表示不知道去哪里赚钱,立刻《华尔街日报》就会刊载上她的言论,并取一个《经济危机或将导致全球流动性枯竭》这种耸人听闻的标题。
加德纳则是完全没有把她的话当真。
笑话。
过去一年里就她赚得多。
海莉卡拉季奇每次经济危机都能赚得朋满钵满,真要算起来,她的成功正是得益于两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我看中了一家出版公司,要不要一起——”
“不要。”海莉连忙打断他,她知道加德纳在想什么,经济危机导致灰塔资本的投资也变得谨慎,对于高风险资产,他也希望找个人和他一起顶起这口锅,只可惜海莉对于股权并购的兴趣不大。
“我还没说是哪家公司。”加德纳有些遗憾。
“我打算再收购一家资本公司,没有多余的钱来投资出版行业了。”海莉眼睛一转,问道,“你认识施曼德的高层吗?”
“伦敦那家资产管理公司?”加德纳微微震惊,“我知道他们的主席乔纳森凯恩,两年前在苏黎世我们打过一场高尔夫,你想要收购施曼德?那家公司可管理着足足两千亿欧的资产呢。”
“账面上是两千亿美元。”海莉纠正,“但你应该也知道,他们的盈利并不高,因为管理方式和策略都很落后,这是欧洲机构的老毛病了,不过平台和客户非常优质。”
“我不认为这是一笔好的交易,它的体量意味着你得花很多钱才能拿下它,海莉,但正如你所说,它并不赚钱,只是为了客户渠道的话,不值得这样大动干戈。”
“我想要它。”海莉坚持道,“极光现在非常缺乏零售客户渠道。”
第123章兵临城下
极光资本在成立初期以所谓的风险资产管理和对冲基金策略立足华尔街,客户绝大多数都是企业和大型基金,占比高达75%。
然而,随着体量增长和经济周期变化,过去宏观对冲基金的策略开始面临边际递减效应的困境。交易机会收缩的大背景下,那些资金量巨大的机构客户的敏感性显著上升。
机构客户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旦要撤资,就是数亿甚至数十亿资金的流出,在当下这种经济环境下,这种大额资金的流出对于任何金融机构来说都是致命的——
宽客基金和狮虎基金可就是因为大资金撤出而惨遭关闭的。
海莉自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擅长于总结前人失败经验老板。
至少,截止到目前,极光已经到达极限,单靠机构客户与高净值投资者已难以支撑长期扩张。
收购维兰德后,极光拥有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