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竟然有补助
第二天一大早,在郑佳佳的连连催促声中,陈远航和她一起赶到了密西根大学生物实验室。
谁说欧美这些老外不爱加班
等陈远航小两口到了实验室,才发现大家都已经在忙忙碌碌地工作了。
试管碰撞的清脆声、离心机的喻鸣、键盘敲击的节奏混在一起,像一支打了鸡血的交响乐。
昨天討论到12点,回到家差不多凌晨一点,今天一大早就精神奕奕来上班,这工作作风直逼前世国內的996福报。
说句实话,前世陈远航不仅在国外呆了6年,后来也多次出国搞学术交流,很多老外也经常学习工作到很晚,那些六七十岁的老教授也不排斥晚上的会议,博士生为赶论文在实验室打地铺更是家常便饭。
不过,人家的休假时间也多,休假的时候就彻底拋弃了工作。
手机一关,沙滩上一躺,实验室炸了也当没听见。
史密斯教授带领陈远航参观了实验室,不能不佩服美国佬的財大气粗,仅仅在密西根大学,这样的生物实验室就有十几个,当然,各有侧重,比如,基因增扩(pcr)实验室,hiv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细胞实验室、动物实验室、植物实验室等等。
当然,这年头,还没有按照安全等级將生物实验室化成p1、p2、p3、p4,这个要等到新世纪后才有。
不过,想想,密西根大学毕竟是一个研究型大学,有这么多实验室也不意外。
bej2系列的高速离心机、gilsoan系列手动移液器为主、恆温培养箱、保温反应的水浴锅、保存样本的-20°c/-80°c冰箱、搬运东西的单轴机械臂、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perkelrcet的手动热循环仪等等,应有尽有。
虽然基本上都是手动的,与后来的自动化不可同日而语,但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全球领先了郑大龙还想让陈远航在国內做实验,这样的一个实验室置办齐全,没有1000万,也要800万,
单位还是美元。
估计国內没有一个单位愿意拿出这么多钱来置办这些设备,郑大龙纯粹是自己在那想当然。
关键有了这些基础设备还不行,做实验不需要消耗吗
基础设备那只是入场券,真烧钱的是日拋型消耗品:
陈远航看到的一盒100只的丁晴手套就要几百美元,这些都是隨用隨丟的东西,一天就用掉一两盒不稀奇。
移液器中的劳斯莱斯gilsoan,一根就要几百美元。
加样器吸头论盒买,做次pcr就得废掉两盒,更別提那些娇贵的酶製剂:一小管taqdna聚合酶够买辆二手福特车。
电子显微镜更是个吞金兽,电费一小时够普通家庭用一个月科研跃迁从来不是“艰苦奋斗”就能解决的算术题,当国內实验室还在为省两根离心管反覆消毒时,美国已经用美元、人力和制度优势垒起了技术高墙。
史密斯教授召集大家简单开了个会,这次会上就昨天討论的重点进行了简单的分工。
郑佳佳因为需要熟悉各种仪器,暂时没有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