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安静下来,徐瑾年才回过神。
好笑又无奈的摇了摇头,他也掀开被子开始穿衣。
盛安和面擀面皮,徐瑾年烧炉子给徐成林煎药。
两人各忙各的,谁也不碍着谁。
直到院门被敲响,张家大表弟张大奎踩着晨露,送来了刚宰杀好的新鲜猪肉。
张大奎身形壮实,魁梧有力,今年才十七岁,却已经杀了三年猪,是父亲张屠夫最得力帮手。
他的性格有些腼腆,看到厨房里忙活的盛安,憨笑着递上篮子里的猪肉:
“嫂子,这是你要的前腿肉,按照你说的九瘦一肥,你看这样的能用不?”
盛安接过篮子随意看了眼,笑着对张大奎道谢:“就是要这样的,谢谢大奎表弟,辛苦你特意跑一趟。”
张大奎红着脸摆手:“不辛苦不辛苦,以后我会每天早上给表嫂送新鲜猪肉,猪骨那些也会给表嫂留着。”
爹娘嘱咐过了,表嫂一个女人家,每天天不亮穿几条街来家里拿猪肉不安全。
他就不一样了,是杀了三年猪的男子汉,大晚上在外面晃悠,害怕的是别人。
张大奎急着回去处理下一头猪,水都没有喝一口就急匆匆地走了。
盛安忍不住对徐瑾年感慨道:“小姑一家对咱们太好了。”
虽然没见过张家姑父和另外两个表弟,但是看这位大表弟的态度,就知道那父子三个也是好相处的。
听到妻子认可小姑一家,徐瑾年的脸上浮现出几分怀念:
“小姑父他们都很好,小时候爹偶尔出远门,会把我送去小姑家,小姑父待我如三位表弟一般。”
幼时的他并不是个乖孩子,时常伙同三位表弟在外闯祸。
每每被受害的街坊找上门,小姑父便会黑着脸教训他们四个。
不会因为他是客人,就免去对他的惩罚。
这样一视同仁,看似严厉,何尝不是当作亲儿子一样教导,唯恐管不住让他将来铸下大错。
第一次出摊,盛安不确定客流,就只做了约莫五百个馄饨皮。
张大奎送来的猪肉有四斤,在徐瑾年的帮助下,盛安很快做成满满一盆细腻的肉馅。
做完这一切,天边泛起鱼肚白。
将炉子大锅柴火等一应物件搬上推车,盛安总觉得差点什么。
围着推车转了两圈,她猛一拍脑袋:“还差桌子和凳子!”
徐瑾年一听,从杂物间里翻出一张小方桌和四个小凳子。
盛安惊喜万分:“原来家里有啊!”
徐瑾年点点头:“用得上就好。”
说罢,拿来抹布清理桌凳上的灰尘。
小时候徐瑾年人小腿短够不上饭桌,徐成林特意请木匠给他做了一套小桌子小凳子。
等徐瑾年能够上大饭桌,这一套小的就被徐成林收进杂物间,留着将来给孙子孙女用。
没想到孙子孙女还没影,竟然派上了新用场。
推着满满一车东西来到集市,找到适合摆摊卖馄饨的地方,日头已经露出半张脸,街上也渐渐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