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会元?”
王世贞大吃一惊。
“不要再这般叫了。”
“他蔡华秋可是会试会元,投到卓吾先生门下?”
会试会元,投到一位举人门下,别的进士做不出,也只有这位赘婿会元做得出来。
张四维不以为然地说道:“蔡会元投到卓吾先生门下,李氏新学学得怎么样不知道,现在却是勇猛精进,号称太常寺第一哮天犬!”
王世贞白了张四维一眼,叫我不要嗤笑别人,看看你嘴里说的话,比我还不堪!
“这些日子太常寺所行之事,都是蔡华秋所为?”
“开始之时,还是李少卿主持,到后来逐渐让蔡华秋接手。
发现他做得着实不错,李少卿就干脆完全放手给他。”
“组织宣讲队上街,到处在墙上刷那个标语,动不动组织学习活动、要求各衙门递交学习报告这些玩意,都是蔡华秋做的?”
“都是他,还不止这些!”
“啊,还做了哪些?”
“凤洲公不知道?街面上闹得沸沸扬扬,你不知道?”
“我这些日子受太函所托,在帮他整理一些文卷,散衙后甚少出家门。
今日要不是凤磐公所请,也不会出来。”
“他以太常寺之名上疏,整饬各地新闻报纸。
以通政使司刊行的《皇明朝报》为正式邸报政报,朝廷一干诏书政令皆先刊登于此,其余报纸皆自此转载。
报纸新闻刊行,需太常寺核准牌照,暂时厘定《顺天政报》、《民生报》、《商报》、《南京政报》、《万胜报》等十二家报纸为核准报纸。”
“啊,刊行报纸需要准许牌照了?”
“对。”
两人说着话,来到了雅间门口,伙计在前面推门,让到一边。
“两位老爷请坐,要上什么茶?”
“秋茶,信阳毛尖吧。”
“好咧!
两位老爷,现在就点菜吗?”
“还有贵客未到,稍等。”
“好咧,小的现在就去给两位老爷泡茶。”
张四维和王世贞联袂进到雅间,转了一圈,推开窗户,只见外面灯火通明,亮如繁星。
喧闹声扑面而来的,是堪比白昼一般的繁华。
这就是夜色下的大明京城。
“自隆庆元年,西苑传令旨,宵禁延至子夜,京城的晚上越发地热闹了。”
张四维感叹道。
“宵禁不止,利于销金!”
王世贞开着玩笑,“天子百官居于京城,天下财富往这里流,自然会日夜繁华,禁是禁不掉。
与其让众人顶着宵禁,暗地里男盗女娼,还如放开了,让你有钱自去挥霍。”
张四维笑着问道:“这话又是西苑传出来的?”
“太府寺里的人说,这叫刺激经济。
钱捂在手里,只是死物,要用起来才能流水载物,循环不息。”
张四维捋着胡须说道:“而今国朝力行新政,工商大兴。
国强民富初见端倪,可是各种学说横行乱窜,有些可谓是淫辞邪说,蛊惑人心,动摇圣教根本。”
王世贞瞥了他一眼,长叹一声说道:“汪太函出使漠南前,在京城住了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