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这样的人间惨事,对辛赞来说,他原意,他非常愿意再经历一次,因为这能让他弥补了不能见上自己爱子最后一程的遗憾。
【辛文郁见小辛弃疾强含着泪水点头,仰天大喊数声,泄心中的壮志未酬的遗憾后,暗淡离去。
】
【辛文郁的离去,辛弃疾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情绪,扒在辛文郁的身上,嚎啕大哭。
他还只是一个七岁的孩童,就已经面临丧父之痛。
】
【至此,七岁的辛弃疾的内心,仿佛在一下子长大了很多,也深深的埋下了要将金人驱离中原,驱离山东的志向。
】
紫阳先生朱熹:“没有想到,幼安从小命途就如此多舛,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造就了幼安后来那坚韧不拔的性格与勇敢和坚强!”
西楚霸王项羽:“自古以来,自小就丧父的人何其多,为何这天道要盘点这些无关紧要的历史信息?”
明成祖朱棣:“这辛弃疾六岁就爬上泰山,一览众山小,观山川大地。
七岁就经历丧父之痛,是他能铸造坚韧不拔的性格的重要经历吧。”
唐太宗李世民:“不管是辛赞,还是辛文郁,对这天道意难平第九人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毫州赶回的辛赞,见此一幕,内心仿佛坍塌了,国仇未报,又添家恨,幼孙尚小,下一步该怎么办?】
【然而痛哭过后,此时才七岁的辛弃疾,却走到辛赞面前,道:“爷爷,请带幼安出去,幼安想要见识到外面更多的百姓疾苦。”
】
【七岁的小辛弃疾的话,一下子让年老的辛赞,仿佛看到了希望,也有了继续活下去的目标。
】
大宋高宗界。
山东济南:
蔡州才女范如玉,看着辛弃疾如此。
内心充满了同情之情。
自己与辛弃疾第一次认识的时候,两人都还不到十岁。
让范如玉更没有想到的时,辛弃疾这么小就跟着辛赞爷爷四处奔走的原因,原来是辛弃疾自己提出来的,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辛弃疾了。
竹溪公子党怀英:“幼安,节哀。”
济南公子辛弃疾:“世杰,你不必安慰我,与你比起来,我算不了什么,起码我还有爷爷与母亲在,而你父母早亡,比我更不容易。”
邢州公子范如山:“幼安,世杰你们两人,身世相仿,才学横溢,又心怀百姓,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天道对辛弃疾的盘点,与对姜维的盘点,完全采用了不同的模式。
对辛弃疾的盘点,更像是一部人物传记的电影,在诸天万界里同时上映。
大宋宗界。
上饶瓢泉:
稼轩居士的妻子范如玉,看着天道盘点,又看着此时已经沉浸在天道盘点历史中的丈夫,心中不由的一叹。
这些年来,范如玉深知辛弃疾一直主张抗金,却仕途坎坷,为了心中的壮志,却从没放弃过。
如今在不得已下归隐田园,又遭天道意难平盘点其一生。
范如玉不知这一次天道盘点,会给已是中年的辛弃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从青春少时相识,多年相处,又一路走来,范如玉深知自己的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