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开的头。
若只是盘点了自己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的所作所为,通过天道提前透露的历史信息,改变了这一世里的一两场的战争结局与走向。
但是此时大明王朝颓势,又岂能是通过改变了一两场战役,就能彻底改变一个王朝国家腐烂到根里的问题的?
气数将尽,此时大明王朝存在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万历十年(1582)正月,大明王朝全国性“清丈”
的工作已经完成,并且编制成新的《鱼鳞图册》。
】
【“一条鞭法”
的进展,也在预期之内。
】
【而此时,已是明神宗朱翊均大婚之后的第四年,当初十岁登基的小皇帝,现在已经是双十年华,正是意气风,心存高志的年纪。
】
【随着明神宗朱翊均醉酒风波后,张居正也意识到了,这是明神宗朱翊均一种的宣泄。
】
【张居正知道,自己是到了应退的时候。
】
【于是,张居正将重新编制好的《鱼鳞图册》,以及自己辞官奏疏,提交给了神宗朱翊均。
】
【张居正并在辞官奏疏,提到此时的明神宗朱翊均,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处理朝廷政务。
】
【送上重新编制好的《鱼鳞图册》,是希望明神宗朱翊均将来的成就,能比肩大明的太祖皇帝,为大明百姓建造一个大明盛世。
】
【而这一次,神宗朱翊均在接到张居正辞官奏疏时,仿佛有种喜从天降的感觉,立即就在辞官奏疏签了字按了章。
】
【在神宗朱翊均刚想要把张居正辞职奏疏颁下去的时候,忽然想起这样的大事,自己还是要过问自己的母后的。
】
【毕竟大明王朝的祖制是以孝治天下,虽然此时的李太后在很多事情上,都已经不再进行干涉。
】
【但像张居正是大明内阁辅要职官,这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大事一件,所以神宗朱翊均询问慈圣李太后。
】
【况且张居正又是自己的老师,还一直与自己的母后,保持着良好的政治联系,自己不能不去过问。
】
【然而,李太后在知道,明神宗朱翊均已经在张居正辞职奏疏签了字,按了章后,立即就大怒了,直接就把明神宗朱翊均大骂了一顿。
】
【同时让人把张居正宣召进宫。
】
【虽说此时的两宫太后在明神宗朱翊均大婚之后,已经在明面上宣称不再干政。
】
【但慈圣李太后终究是明神宗朱翊均的生母,所拥有的权力依旧如初,张居正这些年所进行的改革与变法,李太后都是知道的。
】
【再之前,张居正也多次上疏请求辞官,那都是在张居正在推进改革或政策的造势之举。
】
【而这一次,李太后也认为张居正的这一次辞官亦是如此。
】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李太后在对王朝展,以及政策好坏上,看得可能没有那么长远。
】
【但李太后也知道,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