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便受到排挤,不久之后便被罢去了朝鲜官员。
】
【因李舜臣曾得到柳成龙提拔,也受到了一定的牵连。
】
【小西行长在得知,朝鲜内部这么快就出现了权力争斗,非常果断的使出了针对李舜臣的反间计。
】
【果然朝鲜朝廷之中,很多人都听信了,若是顺势利用起了小西行长的反间计,因为朝鲜的两位王子就是被加藤清正所俘虏的。
】
【于是,朝鲜朝廷让李舜臣前去伏击加藤清正。
】
【然而,李舜臣认为有诈,并没有选择出兵,在朝鲜朝廷多次催促下,李舜臣仍然不为所动。
】
【之后,李舜臣被朝鲜官员弹劾,因惧敌不敢出战,从而错过了伏击加藤清正最好的时机。
】
【通过间谍得知情报后,小西行长马上就让在汉城中与朝鲜朝廷里散布谣言,诬陷李舜臣与倭寇有勾结,试图谋反。
】
【最终李舜臣在多次弹劾之后,朝鲜国王李昖将李舜臣撤职罢官囚禁。
】
【但由于,李舜臣在海上多有战功,不久后获释,以“白衣”
身份在元帅权僳门下重新从军为一名水卒。
】
【与朝鲜朝廷相比,大明朝廷之中的争斗,亦是如此。
】
【在倭寇归还了朝鲜王子之后,大明朝廷之中,皆以认为朝鲜战争已经结束,即使倭寇还占据着釜山之地。
】
【但在不少人看来,倭寇已经没有胆量,再次起兵事了。
】
【尤其是兵部尚书石星认为,既然倭寇已经遵守并履行归还了朝鲜王子这一要求,另外的其它几个要求,倭寇不会不答应的。
】
【因为,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大明王朝历史之中生过太多类似的事件了。
】
【兵部尚书石星,倭寇入侵朝鲜,最为主要的目的,基本与北方的蒙古人一样,就是在以武力逼迫大明王朝开通互市与口岸。
】
【所以,兵部尚书石星认为,既然明倭之间的战事,已经结束了,那就不用在朝鲜境内留兵驻守,继续浪费大明王朝没有必要的资源消耗了。
】
【然而,东征大军经略宋应昌认为,倭寇退兵乃是其粮食被烧毁之后无奈之举,大明王朝若是不在朝鲜留军驻守,他日倭寇在休养生息之后,必定会卷土重来。
】
【因为宋应昌在接收龙山粮仓时,小西行长撤出王京后致信沈惟敬,称“从麾下之言,引兵退王京,遗二十余万粮物,不烧灭之”
】
【结果,在宋应昌在清点龙山仓的余粮时,现只有不到两万石的粮食。
】
【同时宋应昌现,之前沈惟敬所看到的那些完好的粮仓之中,里面基本就没有大量存放过粮食的痕迹。
】
【所以宋应昌坚持的认为,倭寇此次退兵之举,乃是缓兵之计。
】
【但是大明朝廷的内部之中,在权力斗争和财政压力,战争对国力消耗巨大等因素影响下,主和派还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