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番激烈的争斗之后,还是采纳了熊廷弼的建议,正式对李如桢进行了革职查办。
】
【李如桢被革职后,在之后的时间里,仍然有言官,持续的对李如桢进行弹劾,欲要追究其罪责。
】
【天启初年(1621),大明朝廷以“失陷封疆”
罪名将李如桢下狱,判处死刑,但因李成梁与如李如松之功等原因,并没有执行处砍。
】
【直至崇祯四年(1631),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明思宗朱由检。
】
【再次念及李成梁镇守辽东的功勋,以显示大明皇帝,对李氏家族的余荫仍存,特赦了李如桢死罪,改为充军配。
】
【在李如桢被治罪召回京城之后,熊廷弼也开始了对辽东腐朽的门阀势力,进行全面的整肃。
】
【熊廷弼先是清查辽东各地的军屯的账目,勒令辽东门阀豪强,退还非法占有的屯田,并恢复因战乱废弃的常平仓,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囤积粮食数十万石。
】
【熊廷弼的这一举措,直接切断了辽东地方门阀势力,通过土地兼并获取的经济命脉。
也激起了辽东门阀豪的强烈反对与抵抗。
】
【但由于熊廷弼,此时手上有大明皇帝的尚方宝剑,又有李如桢被治罪的先例,那些在京城中与辽东门阀豪强,有利益勾连的官员,在这个时候,也只能忍着。
】
【毕竟辽东这烂摊子,不是谁都敢去接的。
】
【但这些,也成为了熊廷弼,在几个月后被二次被弹劾与调离辽东,所埋下的根源。
】
【因为熊廷弼在接下的整治当中,不仅仅动了他们的利益,还想要毁了他们的根基。
】
【他们此时的忍让,不过是全因辽东局势的动荡与不安所至。
】
【只要辽东局势的局势能够稳定下来,即便没能收回之前丢失的地区,这个账,他们是迟早要找熊廷弼进行清算的。
】
【在清查完被强占的军屯后,熊廷弼立即推行“以屯养军”
政策。
】
【将部分屯田分配给普通士兵耕种,既缓解了粮饷短缺,又减少了军队对门阀的经济依赖,因此熊廷弼,得到了大量辽东军户与底层军官的拥戴。
】
【在财政管理上,熊廷弼打破门阀对辽东贸易的垄断,重新整顿盐铁专卖,将利润收归官府。
】
【并限制边境豪商与女真人进行所有私下交易,谁若走私,违令者,均以重罪处置。
】
【熊廷弼的这些措施,在不断的削弱了辽东地方门阀,通过走私和贸易积累的财富,也动摇了他们长期掌控辽东地区的经济的根基。
】
【这种仇恨,他们是看着的。
】
【至于国家存亡之事,在他们眼里看来,不过是换了另一个人在当皇帝而已,但他们失去的利益,就是从他们口里扒下来的肥肉,他们能不记恨?】
【在辽东行政体系的问题上,熊廷弼通过巡按御史的职权,以奏书的形式,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