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
李春苗连忙应道:“要得要得,让我家王银根跟着一起去!”
如今大家伙都住草棚里,每家吃个什么大家都瞧得一清二楚,李春苗原本有什么好吃的都是藏着掖着不想叫别人知道,譬如这竹荪,生怕村民都去采,但这会儿哪里还顾得上那么多。
阿姝大气,有什么好吃的愿意分享给村民,她做婶子的也不能太小气了。
张巧花知道她这侄女懂得多,自然也是跟着林姝走。
等林小蒲三人采了一篮子新鲜竹荪回来,村民们纷纷问:“这不就是竹菌子么,阿姝,这竹菌子真能吃?”
林姝笑着解释道:“叔伯婶子们应当吃过了。
我和阿野成亲的喜宴上也做了这竹荪,不过是凉拌的,切了丝你们没认出来。
竹荪是山珍,不仅能吃还滋补得很。
另外还有鸡枞菌青头菌等等,这些菌子山间都多,婶子和嫂子们若是信我,到时候可以跟我一起去挖这些菌子,我教你们怎么做。”
几位问话的婶子自然欢喜应是。
“对了,我家上山的时候把鱼池里的鱼都带走了,整整两大桶鱼,虽说这会儿都还活着,但到底不经放,有哪家叔伯婶子想吃鱼的,可以用一小碗的糙米来换,我便宜出给大家!
这鱼我用山泉水养了许久,肉质鲜美,一点儿土腥味儿都没有,平儿若带到镇上去卖,一条能卖几十文呢!”
林姝这么一吆喝,又帮着算了一笔账村民们听完纷纷心动。
大家本就饿了一晚上,正是最馋的时候。
一小碗糙米也就三四两,换一条大鱼划算得很。
“阿姝,我家灰面多,拿灰面换成不?”
有人问。
林姝应道:“成,都成,灰面的话大半碗就行了,杂粮也可以,杂粮要一碗半,油盐酱醋这些也能换,尤其是油,舀个一大勺油给我,这两桶鱼你们随便挑一条走……”
村民们听到这话,一家子一合计,纷纷舀了粮食来换,换得早的还能去桶里挑个头大的。
“我要这条,这条瞧着最肥!”
“这条鲫鱼好,我正好带过去熬汤喝。”
“阿姝丫头,我要换两条!”
“我家这次带了半罐油出来,阿姝丫头只管舀一勺去。”
两大桶鱼没一会儿便换得差不多了,只剩八条的时候,林姝赶忙摆摆手,“不换了不换了,我家还要留几条自己吃呢。”
若不是桶要用,不能一直占着,鱼太多的话也会缺氧死,林姝才舍不得这么便宜就把鱼换给村民。
剩下八条鱼,这顿吃个四条,剩下四条养着,啥时候馋了再吃。
何桂香正在整理刚刚换到的粮食,一番规整下来,颇为欣喜地道:“家里原本只留了几日粮应急,眼下换的这些足够咱再吃个七八日了!”
林小蒲嘟着嘴道:“那些鱼我和阿姐养了好久咧。”
何桂香笑她,“晓得你舍不得,但你总不能顿顿吃鱼罢?这一碗米做稀饭的话能做一顿,叫我们一大家子全部吃饱,你一条鱼够我们一家子分?”
若换作别家,一碗糙米还能吃上两顿呢,再省一省,稀饭熬得稀一些,三顿也可以。
林姝也道:“大水之后,米价定会大涨,一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