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劲力”进行影响,让其自然无比的滑向败亡。
对动作的预判会被对大势的把控碾压;对大势的把控会被动作的伪装所欺骗;对于速度快的,就以结构进行封锁;对于力量强的,就以变化进行限制。
这种对“势”和“劲”的处理是武艺的根基,所以被称为“归宗”。
这正是董峰遇到的问题,相比于刀法和拳法,他的枪法早早就进入到了使用“意”的境界,甚至可以说在这个境界里沉浸许久。
这也是他面对李书文时,依然敢说出“不会输给前辈”的底气,同样,也是他还不敢称自己为“神枪”的原因。
华夏大枪的枪理博大精深,是能够直指枪术本质的高明手段,所以对于使用华夏大枪的武者来说,有了“枪意”,才能算是在枪术上被称为高手的门票。
但既然都是登临顶点的武者,光用名头是不能服人,只有战绩才能服众,谁强谁弱,得战一场才能分出高下!
“神枪”的名头,只属于当代枪术上的最强者!同一时代,只能有一个“神枪”!
可惜的是,在原先的世界里,董峰早早就修炼到了获得“枪意”的境界,只是没有拿到“神枪”的名头。
原因让人无奈,整个华夏,除了他之外,再也没有一个获得“枪意”的人。
各个所谓的名门大派他也都去找过,有的客气,有的倨傲,但是无一例外,把老祖宗的手艺都给丢了。
原因无他,就两个字,不打!
明明祖宗留下的道路很明确,练戳革,学招数,打对抗,上实战,只要稍微有点资质的,四个步骤走完大约三到五年,能稳稳踏进“枪意”的境界。
可一众“武林人士”少数止步于第二步,终其一生都在如同背考试题一样的学招数,让自家枪术沦落为说学逗唱;大多数人更是止步于第一步,戳不立靶,革不对枪,只是虚空用力,自以为锻炼功力,实际不过是在玩一种很新的“练武spy”。
反而真正进行枪术实战的“小门小户”和“野路子”们,渐渐复原出些许原先华夏枪术的灿烂光辉,只是距离独步天下的水平,还有些许差距。
但是在这个世界,董峰一直实战不辍,甚至最开始身体素质和对手差着好几个级别,只能凭借枪术对敌,这让他在对“枪意”的领悟上一日千里。
这一个多月,比的上在原先世界里三五年的进步。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枪术上过于快速的进步速度,让他的“枪意”过于强大,但是其他武艺的进步速度却跟不上了。
苗刀中与枪术相关的技法迅速提高,甚至开始反噬刀法,拳术明明通过学习系统的武艺吸收百家之长,但发力越来越往枪术上贴近,反而限制了突破瓶颈的能力......
“这样下去,我在枪术上固然会一骑绝尘,可是拳术和刀法却难以登临顶点。”董峰回味着刚刚以刀做枪的感觉,不舍的叹了口气。
打得确实顺手,但还是在用枪,这导致董峰的防守和反击还算严密,但是一到进攻的时候,便会露出空当。
“不能再这样打了,不如冒险一点?”
耍了两个刀花,董峰朝着藤堂直扑过去,但是刚到半途便被藤堂以“剑意——先先死活”催动的斩击封死了去路。
“又变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