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叫头遍时,汴梁城还浸在墨色的寒气里。城西贫民窟的巷弄静得能听见雪粒从屋檐滑落的声响,赵匡胤已挎着洗得发白的粗布兜站在街口老槐树下,布兜边角磨出了毛边,里面只塞着半块早上没吃完的麦饼 —— 那是他和小妹今天的午饭。
他抬头望了望天,铅云压得极低,像是随时会再落下雪来。昨夜给小妹熬的草药起了点作用,咳嗽声轻了些,可临睡前,小妹攥着他的衣角说 “哥,我想喝口热粥”,那声音软得像棉花,却在他心里压了块石头。要喝热粥,就得挣更多铜板,他今天必须多找些活干。
“赵家小子,早啊!” 巷口卖豆浆的张老汉推着小推车过来,车轱辘在冻硬的泥路上碾出咯吱咯吱的响。张老汉的豆浆是用陈豆子磨的,渣子没滤干净,却胜在热乎,贫民窟里的人偶尔会凑两个铜板买一碗暖身子。
“张叔,您也早。” 赵匡胤连忙上前,帮着把小推车往避风的地方挪了挪。他知道张老汉的日子也不好过,儿子去年被抓去当兵,至今没个音讯,老伴又卧病在床,全靠这豆浆摊勉强糊口。
“今天打算去哪找活?” 张老汉一边支起摊位,一边从怀里摸出个烤得微焦的红薯,塞到赵匡胤手里,“昨晚烤的,还热着,垫垫肚子。”
赵匡胤捏着红薯,暖意在掌心散开,他鼻子一酸,想推辞,却被张老汉按住手:“拿着吧,你这小子,天天跑东跑西的,不垫点东西哪扛得住?” 他只好把红薯揣进怀里,小声说了句 “谢谢张叔”—— 这份情,他记在心里。
刚谢过张老汉,就见街尾跑来个穿着短打的伙计,神色慌张,嘴里还念叨着 “糟了糟了,要是误了时辰,掌柜的要扒我皮了”。赵匡胤眼睛一亮,连忙迎上去:“这位小哥,可是有急事?我能跑腿,跑得快,还稳当!”
那伙计停下脚步,上下打量他一番,见他身材结实,眼神也透着股机灵,便急声道:“正好!我是城南药铺的伙计,掌柜的让我送药方去城东的刘府,可我娘突然犯了心口疼,我得回家看看。这药方耽误不得,刘老爷等着抓药救命呢!你要是能送,我给你两个铜板!”
“能送!小哥你放心,我保证在辰时前送到刘府!” 赵匡胤连忙应下,接过伙计递来的药方和药铺的令牌。药方用麻纸写着,字迹工整,上面列着十几种药材,末尾还画着药铺的朱红印记 —— 他知道这药方金贵,要是丢了或弄脏了,他卖了自己都赔不起。
“那就拜托你了!这是令牌,刘府的人认这个。” 伙计把令牌塞给他,又从口袋里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