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完发财大计,几个人早早休息。
明日一早,继续如法炮制。
这次来连城海域主要是为了掌握当地海参的栖息地规律,顺便发现小财。
后续进展应了一句老话。
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
相较于分布在丹城海域的辽参。
连城这边的野生辽参,简直是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每一处栖息着辽参的海底礁石区,都能让众人获得几十斤的收益。
纯天然,无污染,也未遭遇任何过度捕捞。
进而导致此地海参一只比一只肥美。
都不用吃,单是看个头,就让人觉得美味。
再过十几年,辽参的品牌声誉度响彻全国。
多如牛毛的野生辽参,短短几年就被捕捞殆尽。
“小尘,咱们今天又捞了几十斤鲜海参,算上前几天的海参,差不多有四百多斤了,依我看还是见好就收了。”
又是一天黄昏傍晚,顾江帮着顾尘脱下身上厚重的潜水服,目光若有深意看向不远处。
天色渐晚,已经到了各回各家时候。
然而铁皮船四周,隐约能看到几艘一动不动的渔船。
“尘尘,你哥说得没毛病,昨天我就发现,有当地渔船在咱们附近晃悠,害怕让你分心,我这才没有说,这帮犊子估计的看不出咱们到底在干啥,或者觉得海参不是啥值钱的玩意,这才没有轻举妄动,可要是继续下海捕捞,事情就不好说了。”
老舅张铁柱难得正经一回。
算上昨天。
顾尘几人的铁皮船,多次遭遇当地渔船盯梢。
大伙一共只有四个人,真要是发生冲突,哪怕船上装着铁棍,木棒,拿着全套的跨区域捕捞的手续,人家也未必会给你面子。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自己的规矩。
国营捕捞船队可以随意进出各地渔场,而不会遭到刁难,那是因为一切都是国家的。
捕捞船队给国家干活,自然没人敢干涉。
即便跨省份捕捞,最多是遭到几句警告。
换成个体户,村集体渔船,待遇立刻就会发生变化。
“撤。”
顾尘接过李大龙递来的望远镜,屏气凝神看向当地渔船。
不出所料。
几条渔船的船头站满了人。
其中一条渔船,也在用望远镜观察顾尘这边的情况。
听得撤这个词,顾江和李大龙总算松了一口气,一块去拉动绞盘,起锚离开这个地方。
张铁柱说道:“尘尘,那我去做饭了?”
“去吧。”
顾尘摆摆手,回到驾驶室准备撤离。
装完逼不跑,那就是傻子。
一切朝钱看的年代,不论城里人还是村里人,就没几人是傻子。
持续不断下海捕捞海参。
哪怕当地渔民不知道你图个啥,早晚也会回来打秋风,找麻烦。
不多时,铁皮船缓缓离开该海域。
持续了四天的海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