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合杨远而临时突击。
他还需要更加系统的学习,按理说他不该将时间浪费在给人改文章上。
但看其他人的文章,对他来说也有收获。
这些士子都是秀才,在某些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甚至有的文章还能让李钰眼前一亮。
摈弃文章中不好的地方,还是有值得他学习的。
因此他也就抽点时间出来批改一下文章,如果能让这些士子有进步,他也乐意。
一旦这些士子中举,对他也会感激,以后找人办事也方便。
不过这样的行为落在马致远眼中,则是不思进取。
“李钰,你出来。”
马致远将李钰叫了出去。
“你将时间浪费在他们身上,不觉得可笑吗?莫非你忘了我们的赌约?”
李钰淡淡道:“怎么读书是我的事,你管不着吧。”
马致远冷哼一声“我只是不想岁试赢了你,你找借口,你现在不全力以赴地读书,我胜之不武。”
“不要以为你月考第一,就能骄傲,那是我没有发力,我劝你现在就将那满屋的人赶走,认认真真读书。”
他这话说得极大,在屋里背书的士子都听见了,顿时怒气冲冲地出来。
“马致远,李钰指点我们文章,管你什么事?”
“就是,还胜之不武,你马致远就一定能赢过李案首?”
“我们请教李案首,与你何干,要你来指手画脚!”
“你不过是仗着拜了吴训导为夫子,否则你比我们又能好到哪去。”
“听说你是千年老二,月考一次没有考过李钰,还敢在这大言不惭!”
众人七嘴八舌,群情激奋。
他们多是寒门子弟或学业中游者,平日没少受这些尖子生的无形轻视。
能坚持跟着李钰背书的,都是家里没什么钱,请不起名师,府学的教谕又指点不了这么多人。
现在李钰能批改文章,指出他们文中的不足,让这些士子对李钰都很感激。
不管岁试能不能考好,至少李钰这份帮助他们记在心里。
而且大家一起背书,氛围还不错,见到别人背得快,自己背得慢,便有些着急,想要赶上,就更加用功。
虽然只在李钰这里待了几天,但几名士子都感觉到了进步。
现在马致远居然跑来嘲讽李钰,他们肯定要维护。
马致远被这么多人当面指责,脸上有些挂不住,但傲气让他不肯低头,反而抬高了下巴,冷笑道:
“一群乌合之众!学业不精,不思自身努力,反倒聚在此处聒噪,能有什么出息?我这是好心提醒李钰,莫要被你们拖累了!”
“你!”郑仁厚气得就要上前理论。
李钰伸手拦住了他,平静地看着马致远,淡然道:“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亦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马兄闭门苦读,自是勤勉,但若因此便觉高人一等,鄙夷同窗间的学问往来,岂不有违圣人教诲。”
马致远被李钰这番引经据典、软中带硬的话噎得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