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清澜书院(1 / 3)

u0003“走吧,先去拜访顾大儒。”

李钰开口,朝着前方走去。

周文彬没有给他地址,不过也根本不需要地址。

顾清澜名声显赫,江南文风又浓,周文彬告诉他们大街上随便找个人一问,就能知道顾清澜住什么地方。

李钰去问了,然后四人一脸懵逼。

完全听不懂!

苏州话好听是好听,但说的啥就不知道了。

没有办法,只能采取最原始的办法,笔谈。

就是写下来,听不懂话,但总能看懂字吧。

一打听,还真有了结果。

顾清澜告老还乡后,回了苏州便开办了清澜书院,名声斐然。

书院内只收一百人。

很多士子甚至都不去府学,想方设法也要到清澜书院中去。

青澜书院中除了顾清澜会亲自讲学外,其他教学的老师也都是在苏州颇有名声。

府学请不动他们,但顾清澜回来,给他们一说。

这些学识渊博,声名显赫的学者便出来,去清澜书院教书。

这也导致不仅是苏州本土的士子想要进去读书,距离苏州比较近的常州,无锡的士子也都往这边跑。

可惜清澜书院的招生要求很严。

首先就是苏州本地人优先。

再有就是必须是案首,县案首,府案首,院案首,只要能获得其中一个,便有资格进入。

当然这个硬性条件有时候也会放宽。

如果文章能入顾大儒的眼,也能进去。

每三年清澜书院在送走一批中举的士子后,名额空出来,就会招生。

这就是机会,士子们真的是各显神通,考试的激烈程度不亚于院试。

这也就导致清澜书院中全是才气过人的士子。

随随便便一个就是案首,大家谁也不服谁,因此常常出现斗诗,辨经,清谈这种文人之间的比斗。

对于这种情况,书院是乐见其成的,甚至大加鼓励。

因此书院内的学风极浓。

加上书院中的士子去乡试,有一大半的人都会考中,也让清澜书院的名气越来越大。

按照路人指引,四人到了苏州城郊的清澜书院。

书院依山傍水,白墙黛瓦,飞檐翘角,不似学府,倒像一座精心打造的园林。

李钰递上周文彬的亲笔信,门房书吏一看落款,不敢怠慢,恭敬地引着四人入院。

到了一处临水的精舍外,通禀后,方请他们入内,铁牛留在外面。

精舍内布置得极为雅致,一尘不染,满满一墙书架,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墨香和檀香气。

窗前,一位老者正临案挥毫。听到动静,便放下了毛笔抬起头来。

老者年约六旬,头发花白,胖乎乎的,看上去很是和蔼。

“学生李钰

林澈

马致远见过顾大儒。”

李钰等人行礼。

顾清澜笑道:“文彬在信中对你们颇为推许,尤其是你,李钰,10岁的

最新小说: 无敌皇子:从边关开始制霸天下! 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拒当血包,七岁妖童考状元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开局亡国:我在岭南当基建狂魔 隋唐:只手挽天倾,我护大隋永昌 被迫rua上偏执大佬后[快穿] 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 乱世边军:从军功换媳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