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不用再待在书院了。
这两个月,李钰没事便教他认字,让他一个头两个大。
相比起种田,打猎,认字真是太难了。
要不是他要保护李钰,真是一刻不想在书院待下去。
李钰送铁牛离开后,便去了藏书楼。
这两个月时间,他背了上百本书,不过也只是藏书楼的九牛一毛而已。
李钰估计要将这些书背完,起码要数年时间。
他可没有这么多时间,清澜书院只是过渡,他迟早要回顺庆。
参加乡试他只能回到地方参加,不能跨省。
李钰决定在清澜书院待上一年半载就回去。
顾清澜走了,李钰的文章也没人改了,书院中倒是有其他先生。
不过这些先生都很忙。
毕竟书院中其他学子也要请教问题。
李钰也就没有去麻烦那些先生,而是将顾清澜给他批改的文章拿出来反复观看,揣摩。
不知不觉,中秋临近。
书院也热闹起来,每逢中秋,便会有文人聚会。
特别是山塘河上,平时便会有花舫游河,而到了重大节日,就会举办诗会,吸引众多才子前往。
藏书楼内,李钰还在背书。
谢灵均,柳逸飞,苏墨白三人匆匆找了过来。
“哎呀,李兄,这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在读书,快随我走。”
苏墨白说完便拉著李钰往外走去。
“别拉,别拉,我这本书还没看完呢。”
李钰急忙开口。
谢灵均一脸敬佩“李兄啊李兄,你这读书的刻苦,真是让我等惭愧。”
柳逸飞也点了点头,他们是真的佩服李钰。
苏州城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李钰来了后硬是一处地方都没去。
每日都泡在藏书楼内。
虽然读书很重要,但每天都这样读,不会觉得枯燥吗?
偶尔也要出去放松放松啊。
柳逸飞道:“李兄,今日中秋节,就不要再看书了,这书又不会跑,随时可以看,中秋节一年可就一次,错过了你可就要再等一年。”
李钰想不去。
但三人根本不由他,直接架起他就往外走。
李钰无语,只能让他三人将他放下,他自己走。
藏书楼外,林澈和马致远也在。
见到李钰被架出来,觉得好笑,他们两人和李钰太熟,劝不动李钰。
苏墨白三人,李钰总要给点面子。
果然三人将李钰带了出来。
“走,咱们去山塘河,萧山书院的人昨日就到了,去年咱们输给他们了,今年一定要赢回来。”
苏墨白斗志昂扬地开口。
李钰还有些懵逼,萧山书院他知道,和清澜书院齐名。
但萧山书院不是在杭州吗?
中秋节不在杭州过,跑到苏州来过?
林澈知道李钰一直在读书,对这些事不清楚,低声解释了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