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圈定主考官(1 / 3)

春去冬来,又是一年过去。

李钰已经14岁了,苦读了四年,今年的乡试他要参加了。

府学内的士子们也都摩拳擦掌。

只有中举才能有更大的前途,秀才并不能让他们满足。

回家过完年后,李钰便再次回了府学。

他将以往写的文章都翻找出来,这不看知道,一看吓一跳。

足足有几大箩筐,就连李钰自己都不知道这几年时间,居然写了这么多文章。

每一篇文章上都有批改,大部分都是柳夫子批改的。

用这些文章作对比,就能清晰感觉出学问的变化,更加的精益求精。

林澈的文章数量虽然没有李钰这么夸张,但也有一箩筐。

乡试临近,柳夫子嘴上抱怨,但身体诚实。

只要两个学生有文章送过来,他必第一时间修改。

为了还能给李钰指导,夫子挑灯夜战,钻研李钰默写出来的各种春秋注本。

李钰脑中虽然背了很多书,但只是能背诵,还没有融会贯通。

毕竟太多了,这就需要夫子了。

为此柳夫子长出的头发再次掉落,不过柳夫子也不在意了。

都已经成婚的人了,也不怕没人要。

唯一心酸的是,阮凝眸真的和他分房睡,让他将所有心思都放在钻研学问上。

等李钰和林澈中举了,就好好奖励柳夫子。

也因为阮凝眸这句话,柳夫子也是铆足了劲。

不过最近他没有改文章了,而是在家研究这次朝廷会派谁来做乡试的考官。

乡试是省级考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前面的县试、府试、院试都是小儿科。

而乡试才是真正改变读书人命运的考试。

大景朝秀才千千万,但能中举的却太少了,很多人考了一辈子都中不了举。

而且乡试的难度比起前面的考试难了太多。

但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主考官的喜好。

县试是县令主持,府试是知府主持,院试是学政主持。

不管是谁主持,只要找准了主考官的喜好,研究透了他们的文风。

那么考试就事半功倍。

之前柳夫子让李钰背杨远和林修远的文章,就是投其所好。

乡试也一样,不过乡试的主考官是谁,就不好说了。

朝廷每次派的主考官都不一样,而且还很保密,不到最后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是谁。

因此要想猜中主考官是谁很难。

柳夫子去找赵明德要了一份朝廷五品以上官员的名单。

大景朝规定,担任乡试的考官从三品到五品之间抽选。

这一条就能划掉大部分官员。

主副考官的主要来源是翰林院官员,六部郎中和都察员的官员,这又一进步缩小了范围。

还有本省的官员不能担任考官。

这又划掉了大部分人。

到最后,柳夫子的名单上还剩下二十多人,但这也太多了。

<

最新小说: 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 乱世边军:从军功换媳妇开始 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隋唐:只手挽天倾,我护大隋永昌 无敌皇子:从边关开始制霸天下! 拒当血包,七岁妖童考状元 开局亡国:我在岭南当基建狂魔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被迫rua上偏执大佬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