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若日后为官,皆凭好恶断案,置律法书证于何地?”
众人闻言,神色微变。
随后李钰一番分析,让众人心里拔凉拔凉的。
他们只想到了同情,想到了锄强扶弱。
却未站在公正的位置去判断,就算那绝地契是假的,但也要拿出证据才行。
不少士子脸色有些发白。
虽然科举考试看重的是第一场,但第二场,第三场也并非无用。
有的时候,考官会综合三场的成绩来评判。
如果第一场大家的文章写得差不多,让考官难以取舍,那么就要看第二场,第三场的发挥了。
刚才这些士子一番讨论,发现五道判题,大家居然都判罚一样。
顿时生出英雄所见略同的感受。
想着这第二场也难分胜负,那就只有看第三场了。
结果李钰说了他的判词后,众人都要抑郁了。
刚才的兴高采烈瞬间没了。
这和现代高考一样,考完你非要对答案,结果发现自己是错的。
绝对会影响下一场的考试心情。
原本讨论的士子也不讨论了,气氛有些沉闷。
等到龙门一开,众士子匆匆离去。
李钰也出了龙门,在外面没等多久,林澈,马致远,高登云等人也都相继出来。
几人脸色也算轻松,并没有交流考试的题,便坐车回了客栈。
到了客栈,饭菜早已备好。
吃过饭后,众人便各自回屋休息,养精蓄锐准备第三场考试。
八月十五。
第三场乡试开始。
今年的中秋要在考场内度过,让李钰也颇为感慨。
偶尔脑海中会出现柳如烟的相貌,倒不是李钰想她。
而是柳如烟是他现如今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
每到中秋的时候便会情不自禁出现在他的脑海中,让他也没有办法。
第三场考的是策论。
一共是五道策论题,从经史应用到时政实务,或者是典制礼仪都有涉及。
李钰看了一下,五道策论,有三道都是时政实务。
对于寒门学子来说,他们可以购买书籍苦读,来让自身的四书五经有所进步。
但对于政治方面就没有办法通过读书获得。
因此写关于时政实务的策论,对于这些寒门士子是有些难度的。
但李钰不一样,苏家办的报房可以让他了解朝廷和地方的动向。
更重要的是他有杨远这样的座师。
杨远是很喜欢写策论的,李钰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加上杨远还会给他说一些外面不知道的事情,就让李钰对时政这一块更加了解。
五道策论几乎是一气呵成。
李钰写得是酣畅淋漓。
写完后,检查一遍,没有犯忌讳的地方后,便誊抄到了试卷上,然后交卷。
此时中午刚过,他又成了第一个交卷的。
回来后李钰倒头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