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远啊。”
沈知渊微微皱眉,这荣恩宴应该和和气气,你谢安澜居然来敲打状元郎。
刚想开口,李钰已经道:“多谢阁老提点。
学生深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皇上殿试策问,亦重在‘经济实务’与‘真才实学’。
学生定当铭记圣训,深入地方,体察民情,以求实务之本,不负圣恩。”
他这番话,既回应了对方的刁难,又巧妙地将皇帝抬了出来。
表明自己的志向与圣心一致,让对方无从反驳。
谢安澜碰了个软钉子,脸色微变,干笑两声:
“呵呵,状元郎好口才,好志向。”
周围其他要来敬酒的进士听到谢安澜和李钰的对话,心里不由都咯噔一下。
谢阁老看来不太喜欢李钰啊。
这让进士们心里有些惴惴不安。
原本想要去敬酒的,又退了回来。
如果被谢阁老看到他们去敬酒,记恨他们怎么办?
得罪阁老可不是什么好事。
还是先看看再说,他们的科举路已经到了终点,现在要踏上的是官场路。
那就不得不为自己的前程谋划了。
顾辞远也脸色微变,不由坐远了一些。
酒过三巡,众人喝得尽兴。
礼部尚书含笑起身“今日琼林盛宴,群贤毕至。
诸位皆是十年寒窗,终得金榜题名。
那就以诗来表达你们金榜题名后的心情。”
众人顿时积极响应。
他们苦读这么多年,终成进士,确实有太多太多的心里话想说。
没有想到礼部尚书如此善解人意,便有人起身大喊“拿笔来!”
立马就有人拿来笔墨纸砚。
此人笔走龙蛇,在纸上一气呵成,然后大声念了出来。
虽然不怎么样,但也引来一片叫好声。
都是同科进士,抬头不见低头见,这点道理大家还是懂的。
因此都很给面子。
其余进士也都纷纷拿笔写诗,写下他们现在的心情。
每一首诗词写完,都是一阵夸奖。
宴会成了夸夸大会。
等到其余进士的诗做完,便到了探花苏墨白。
众人都知道苏墨白在诗词一道有大才,做的不少诗都被人传诵。
沈知渊也笑呵呵地看着苏墨白。
此人是顾清澜学生,那也就是清流一派。
这次皇上没有点魏济川为探花,而是点的苏墨白,在沈知渊看来就是一个信号。
这是要壮大清流啊。
此刻他很期待苏墨白的诗。
其他人也都兴致勃勃,苏墨白也不墨迹。
拿起笔便写了起来。
玉鞭指点杏花春,十里天街拂路尘。
自是曲江风流客,紫骝嘶过九重宸。
写完后,众人齐声叫好,这写的不就是昨日游街的盛况吗?
不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