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京城风波与即将的北行,不免又有些沉重。
柳夫子殷殷叮嘱,充满了关切和担心。
对于此事,他们都帮不上什么忙,只能靠李钰自己去化解。
在苏府住了一晚后。
次日清晨,方清将李钰请至书房。
他取出一个沉甸甸的匣子,推到李钰面前。
“阿钰,这里是五万两银票。
其中一部分是肥皂的分红,另一部分,是我和你婉儿姐的一点积蓄。
北疆情况复杂,穷家富路,多带些钱,以备不时之需。”
李钰刚要推辞,方清抬手止住了他,“你我之间,不必见外。
你此去是为国事,更是生死考验,若连这点忙我都帮不上,我这大哥还有什么用。”
接着,方清又取出一封火漆封好的信,递给李钰。
“还有这个,你收好。到了北疆,若有机会,可去寻一个叫胡山的人。
他早年与苏家有生意往来,后来便扎根在北疆边城,至今已有十余年。
此人为人仗义,且对北疆三教九流、胡汉各方势力都颇为熟悉,或许能对你此行有所助益。”
李钰眼睛一亮,北疆形势复杂。
虽然有锦衣卫先行去探查情况,但有一个熟悉那边情况的人自然是更好。
这介绍信甚至比银两的作用还大。
没有想到苏家还有这样的人脉。
吃过早饭后,李钰一行人朝着望川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