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回复很快就传到了云中府。
汪明允见皇帝已经同意,不由大喜,他在这边疆重镇真是一天都呆不下去了。
吃得差,住得差。
连洗漱的水都没有,而且城里的气氛也让他压抑。
现在有了回复,他出使完就可以回去了。
张崇山也见到了信使,得知了结果,不由叹了口气。
朝廷终究还是答应了这屈辱的条件。
他也知道这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真要拒绝。
到时候北胡攻城,丢掉的可就不仅仅是朔风三镇,还有云中府,甚至后面的朔州,云州都有可能丢掉。
只是可惜了李钰。
早知道朝廷要议和,就不该让李钰去草原,这样也不会死了。
这都过去快两个月了,北胡大军稳如老狗,如果李钰他们真在草原上搅动风云。
北胡大军不可能是这个样子,多少也会抽调兵力回去吧。
但张崇山让守军看着,没有见到有军队调离,这就说明李钰他们很有可能失败了。
想到李钰那年轻的脸,张崇山便觉得可惜。
大景朝唯一的三元公,去岁的状元郎,就这么没了。
才16岁啊!
去了草原,连尸体都没有,只能立个衣冠冢了。
还有周毅将军也可惜了。
张崇山在这里哀叹,而李钰死在草原的消息却悄然在京城传开。
“听说了吗?三元公李钰,带着五百人妄想进入草原奇袭,结果……啧啧,全军覆没,连个尸首都没留下!”
“不可能吧?李三元何等才智,岂会行此莽夫之举?定是谣言!”
“是啊,状元之才,陛下钦点翰林,未来阁臣之选,岂会如此不惜身?”
对于这个消息,京城的士子们一开始多是嗤之以鼻。
李钰可是他们的偶像,年纪轻轻中状元不说,还是大景第一个三元公。
而李钰的身世经历早已被拔了出来。
一个农家子凭借自身才华在逆境中成长,在打压下坚持不懈。
他早已不仅仅是一个状元,更是无数读书人心中的偶像和标杆,是一个传奇。
他连中三元的奇迹,和少年得志却请缨北上的胆魄,都曾让京城文坛为之沸腾。
这样的人怎么会轻易死在草原上。
而且李钰是去易马,又不是去打仗,怎么会深入草原。
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细节从不同的渠道流传而出。
说李钰是为了解云中府之围才冒死进入草原,想要上演围魏救赵,结果没有成功。
刹那间,一股悲痛席卷了整个士林。
翰林院中,那些吃过李钰东西的翰林们都不敢相信这消息是真的。
苏慕白捶胸痛哭“天妒英才啊!三元公殁于王事,是我文坛之大殇,国朝之大痛啊!”
林澈,马致远,高登云三人反复确认了消息后,同样嚎啕大哭。
怎么也没想到李钰这一去北疆竟是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