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的盐和孜然调味就足够美味。
汤过三巡,气氛越发活跃。晚风轻拂,星光初现,院子里点起了几盏灯,暖黄色的光照在每个人笑意盈盈的脸上。
“说实话,我真没想到咱们村还能有个工厂。”江留香抿了一口汤,感慨道,“以前年轻人全都往外跑,留下我们这些老家伙守着空房子。现在我每个月能挣六千多,以后的生活费不用愁了。”
说到这,就红了眼眶。
一旁的婶子点点头:“我这么大年纪了,出去打工没人要,在晚晚这里打包水果,活儿不重,一天还能挣两百块。这下孙子的课外书钱有了着落。”
“何止啊!”江源接过话头,“我本来打算过年就去城里找工作的,现在能在家里上班,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工资比城里面还多。我准备存几年前就去县城里面买套房子!”
最让江晚惊讶还得是江刘德,之前因为租地闹了一点小矛盾,后来他来厂里面上班,江晚也没有拒绝,此刻他端着碗的手有些颤抖,眼里闪着光:
“我在这厂里干了两个月,攒下的钱加上之前的一点积蓄,终于够给大儿子下彩礼了。明年开春,就能给他办婚事!”
听到这话,大家都安静了一瞬,随后纷纷向江刘德道贺。
林晓看着这一幕,眼眶微微发热。她想起自己刚回村时,很多人都不理解——一个大学生,城里好好的白领不当,偏要回这穷乡僻壤种什么菜。
甚至有人背地里说她肯定是城里混不下去了。
如今,看着大家脸上洋溢的笑容和对未来的期待,她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晚晚,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江福栓问出了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江晚放下碗,认真地说:“我打算扩大生产线,明年开春就多种一些蔬菜,等蔬菜稳定之后,可以看看能不能做咸菜工厂,当然,这样的话,我们村的人手肯定不够了,我还要去外面招人。“
人群中响起一阵欢呼。
更多的就业机会意味着更多的家庭能够团聚,更多的孩子能有父母陪伴成长,更多的老人能老有所养。
“我的孩子现在还在外面工作呢,如果这里缺人,我随时喊他回来。”
“我家也是,我女儿早早就说想回来了。”
“……”
夜深了,羊肉已经吃得差不多了,但大家仍然意犹未尽地聊着未来的计划。
老人们摇着扇子闲话家常,中年人则热烈地讨论着种植计划和家庭建设。
江晚悄悄离开热闹的人群,走到院子边上,望着远处黑暗中起伏的山峦轮廓。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她都再熟悉不过,每一户人家她都叫得上名字。城市里的霓虹闪烁固然迷人,但家乡的星光更加温暖人心。
“想什么呢?”谭秀山不知何时走了过来,递给她一杯热茶。
“我在想,父亲要是能看到今天这场面,该有多高兴。”林晓轻声说,“他生前总说,一个家热热闹闹的才好。现在我觉得,一个村子热热闹闹的,更好。”
谭秀山拍拍她的肩膀:“你爸一定很为你骄傲。你不仅让这个家热热闹闹,还让整个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