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的报复,来得比想象中更快,也更阴险。
第二天一早,药厂订购的第一批玻璃瓶和包装纸,就出了问题。
供销社那边直接打来电话,用一种冷冰冰的官方腔调通知赵德才。
“计划有变,你们要的物资,暂时提供不了了。”
“什么时候能有?”
“不知道,等通知吧。”
说完,“啪”的一声,电话就挂了。
赵德才拿着话筒,愣在原地,气得浑身发抖。
这他妈不是明摆着耍人吗!
定金都交了,说没就没了?
消息传回村里,正在排队等着领药膏的乡亲们,一下子就炸了锅。
“啥?瓶子没了?”
“这帮城里当官的,咋能这样干事!”
“这不是断咱们的活路吗!”
陈淑云看着乡亲们那一双双焦急又失望的眼睛,心里也跟着一揪。
她大病初愈,脸上还带着几分苍白,但眼神,却已经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那是一种经历过生死之后,沉淀下来的坚韧。
“大家别急!”
她站了出来,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不就是没瓶子吗?多大点事!”
她转身就往自己家跑,不一会儿,就拿出来好几个洗得干干净净的,以前用来装咸菜的旧瓦罐。
“没瓶子,咱们就用罐子装!”
“对!”
人群里,一个大娘一拍大腿。
“俺家还有好几个装蜂蜜的竹筒呢!俺这就回去拿!”
“俺家有酒瓶子!”
“俺家有……”
一时间,整个卧龙峪,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献宝”运动。
村民们几乎是把家里所有能装东西的家伙什,全都翻了出来。
瓦罐,竹筒,玻璃酒瓶,甚至还有人把自家孩子喝奶用的奶瓶都贡献了出来。
不过半天功夫,药厂门口就堆起了一座由各种瓶瓶罐罐组成的,五花八门的小山。
方岩看着眼前这朴实又感人的一幕,心里暖洋洋的。
这就是人心!
你王主任能卡住我的物资,但你卡不住人心!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瓶子的事刚解决,更恶毒的招数就来了。
县城里,开始悄悄地流传起一股风言风语。
“听说了吗?卧龙峪那个什么神药,是假的!”
“就是狗皮膏药!用了会烂肉的!”
“那都是封建迷信,是骗人钱的歪门邪道!”
这股谣言,传得有鼻子有眼,而且专门在那些人流密集的菜市场,车站散播。
最先听到这股风声的,是刘翠花。
她从县城里的亲戚那听了一耳朵,回来之后,立刻就添油加醋地在村里说了起来。
“哎呀,你们是不知道,城里都传遍了!”
她翘着兰花指,一脸幸灾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