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认为,朝廷直道是朝廷的干线,主要是为了国防和经济服务的,为了节省成本,肯定是不可能照顾到所有的州县的,而地方各级官府,可以动支本省的财政,同时在由朝廷资助一部分资金,修建本省连接各府州县的道路,这些道路的规格可以略低于朝廷的直道,这样的话也可以节省成本,符合实际情况。
然后各省将自己所修建的省内干道连接各府州,而各县则是修建自己的道路连接到本省的干道上来,这样的话对于朝廷的道路实施分级管理,形成朝廷直道,省直省道,府州县县道的三级管理体系,朱载坖同时命令对于直道、省道、县道制定相关的标准,推动大明的道路发展,朝廷和各省直、府州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这样的话,才能够更好的使得这些花费巨资修筑的道路起到作用。
同时在北方则是要加强京师和山西的联系,修通直道和相关的道路,因为经过遵化铁厂等的实践,山西等地出产的煤矿炼焦之后炼铁的效果最好,同时由于京师人口增加,朝廷又推行减少烧柴,增加煤炭使用的规定,所以京师的附近的煤矿使用量激增,而京师附近的煤矿显然没有山西的煤炭好,而且山西在国防上的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朱载坖决定要开发山西的煤炭,为朝廷所用。
同时就是加强辽东的交通情况,主要是加强茂山和辽阳、沈阳的联系,茂山铁矿的品质极好,对于发展辽东的煤铁作用是很大的,但是鸭绿江限制了茂山铁矿的外运,朱载坖之前也已经命令辽东等地布政使司仔细查看鸭绿江的水文情况了,鸭绿江长白至临江段,两岸高山连绵,河谷切割较深,河道弯曲,行船困难。临江以下两岸山势逐渐降低,河道坡降变缓,至浑江汇流处,势逐渐宽展,进入中下游,水流分叉、沙洲漫布,到九连城马市台处进人感潮河段。下行至河口的口门列为潮区。
虽然在辽东修建桥梁有很大的难度,但是朱载坖依旧要在鸭绿江上修筑桥梁,一来是便于朝廷守卫茂山等地,同时加强对于朝鲜的控制,将茂山的矿石等运输到辽东冶炼,现在朝廷从河南等地迁移了大量的百姓到辽东、吉林,这些百姓们需要各种物资才能够开垦土地,修建房屋等,所以无论是铁料还是煤炭等物资,对于这些百姓们来说就是极为重要的。
在朱载坖的支持之下,现在的大明,不管是朝廷官营的遵化、辽东、徐州等大型铁业,还是民间的中小型铁冶,发展都是十分之迅速的,尤其是实现了平炉炼铁和反射炉这两个重大的技术突破之后,大明的生铁冶炼能力极大的上升了,铁料和铁器的出口也是大明重要的收入来源,不管是朝鲜还是南洋甚至是西洋人都从大明采购大量的铁料,同时朝廷的钢产量也得以提升,不过相对于铁来说,炼钢的技术进步不大,不过朱载坖也会加强对于这方面的投入的。
朱载坖安排好了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