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隆庆中兴 > 第2115章 又是一年春好处(三)

第2115章 又是一年春好处(三)(1 / 2)

    对于朱载坖的这份诏书,很多重臣其实是有些不能理解的,是否缠足,其实是一件百姓的私事,朝廷对于这些事情加以干涉,本就是一个有些过分的,他们认为朱载坖以严旨的形式禁绝此事似乎是有些说不过去的,对于这些奏疏,朱载坖也予以了批答。

    朱载坖认为,缠足陋习,本就始于南唐宫廷,这是亡国之征,绝非什么好事,当年李煜在南唐宫廷之中首开缠足之风,按照史料记载:“李后主宫嫔窅娘,纤细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细节缨络,连中作品色瑞莲,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莲花中,回旋有凌云之态,由是人皆效之,唐镐诗曰:‘莲中花更好,云黑月常新’,因窅娘作也。由是人皆效之,以纤弓为妙。以此知扎脚自五代以来方为之。如熙宁元丰以前人犹为者少,近年则人人相效,以不为者为耻也。”

    后来李煜入宋之后,将缠足的风气也从南唐带入了两宋,从两宋开始,缠足之风开始盛行,从北宋中后期至南宋后期,缠足从舞蹈装饰成为生活装饰,流行于宫廷贵族、上层社会,视为尊贵、富有的标志。如南宋初年,大将刘光世的家妓缠足;《宋史》卷六十五记载宫女都束足纤直,名快上马;南宋刘过《沁园春·美人足》“称玉罗悭,销金样窄,载不起盈盈一段春”、“忆金莲移换”。而徐积有《咏蔡家妇》“手自植松柏,身亦委尘泥,但知勒四支,不知裹两足。”可看出普通家庭劳动妇女是不缠足的。

    而且这个时候的缠足,主要是舞姬、家伎或者宫女等流行的,和后来的缠足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舞伎缠足的最初动机很可能是希望足部更加纤巧且有紧束感,这样会有利于舞蹈动作的展现。具体而言,相较穿鞋而舞,缠足且只穿袜不穿鞋起舞时袜与脚的贴合度显然更高,如此脚的感知力会更强,脚部细致入微的动作也可更为细腻地展现出来,相应的舞步就会更加灵活、敏捷。因此舞伎只会将脚尽量缠紧或缠小,而不会使脚部骨头严重变形,以致影响跳舞,否则就背离了舞伎缠足的初衷。

    到了前元,对于缠足就已经有些病态了,前元对于缠足颇为推崇,缠足之风甚盛,元曲中多有戏咏之者。如贯云石《阳春曲·金莲》,仇州判《阳春曲·和酸斋金莲》,张可久《水仙子·湖上即事》,徐再思《水仙子·佳人钉履》,吕止庵《夜行船咏金莲套》,无名氏《端正好·相忆套》,《货郎儿·静悄悄幽庭小院套》,《集贤宾·忆佳人套》等。文人是一个时代审美的展现者和风向标,此时文人笔下描写的“一步一金莲,一笑一春风”正是最典型的美态,可见以小脚为美的审美观念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

    到了本朝,缠足之风已经是盛行了起来,尤其是在文人士大夫家庭和南方,缠足之风盛行,甚至已经开始在向平民家庭扩散,这对于朱载坖来说绝非好事,朱载坖认为随着大明经济的发展,对于劳动力

最新小说: 觉醒后,我体内蕴藏九天星辰龙尘楚瑶 千年一吻 错嫁:鬼眼王妃 出名难?我读动物心声带飞全球! 该溜子禁止玩弄NPC 剑猎天下 今夜偏航 遇见国二 方辰苏婉儿 宝可梦锦鲤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