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归恒道长吹胡子瞪眼地训斥了一顿,责怪他们此次外出时日太久。
不过这两个徒弟早已摸透师父的脾气,没费多少功夫,便插科打诨地把老人家给哄得没了脾气。
归恒道长随即表示,自己要下山云游一番,松快些时日,小徒弟云天和这座道观,就全权交给他们两兄弟打理了。
说罢,便施施然拂袖下山而去,留下云海、云生带着小师弟云天,徒劳地伸着“尔康手”,眼巴巴望着师父飘然远去的背影,当真应了那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而在诸多喜讯中,最令林暖心潮澎湃的,莫过于林堂主导试种的“越稻一号”大获成功。
城北那片属于林氏的田地里,夏收时节,金浪翻滚,实测亩产竟达到了二石八斗;待到秋收,稻穗愈发沉甸甸的,亩产更是攀升至三石一斗!
陈行宁和林暖都经常下田查验,看着那饱满的谷粒,激动得难以自抑。
等收获后,陈行宁立刻这批稻谷将全部作为粮种由越州县衙收购,明年将全县种植。
随后字斟句酌地写了一封详实的奏章,将林堂培育新稻种的功绩,一一条陈,火速呈报朝廷。
奏章先行递至江南东道提督府,卢清哲展读之下,嘴角勾起好看的弧度,眉目舒展开来,连日来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
他心下明镜似的,这种稻之事,林堂固然出力甚多,但其背后定是林暖在主导全局,这个女子,又一次给了他莫大的惊喜。
他未做任何延宕,立刻将奏章原样加急递往京城,同时以江南东道府的名义,先行派人快马给林堂送去了一百两纹银作为嘉奖,既是肯定,也含着几分期许。
长安城长乐宫,康圣帝览毕奏章,龙颜顿时云开日出,朗声笑道:“哈哈,好啊!魏爱卿,你快看看!”
魏彧双手接过,快速浏览一遍,浓密的眉毛也染上喜色,躬身奏道:“微臣为陛下贺!为天下贺!此等稻种,产量竟能如此之高,若得以推广,其功不亚于之前的土豆!实乃活民无数、稳固国本之祥瑞啊!”
“嗯!确是大功一件。”康圣帝颔首,指尖轻叩御案,“爱卿以为,该如何封赏为宜?”
魏彧略一思忖,从容应对:“陛下,臣以为,首功者林堂,虽是农人,但能配置出高产种子,可破格擢入司农司,专司稻种改良推广;卢清哲治理有功,慧眼识才,可升任江南东道刺史;原王刺史……劳苦功高,可召其入朝,另有任用;越州县令陈行宁勤勉务实,衷心为国,当擢升一级。至于林暖……”
他微微一顿,继续道:“此女屡立奇功,前番陛下已有将其原村五井村赐予她作为食邑之意,不如趁此机会一并落实,原本可赐其‘乡君’名号,以示荣宠,亦鼓励天下女子效其才智,报效乡梓,现其已成亲,是否换成‘淑人’。”
康圣帝听罢,微微一思索“乡君吧,赐‘安禾’吧,拟旨吧。”
“是!”魏彧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