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只是没想到你还留着——朕记得那时你银钱拮据,还以为你会将它变卖周转。”
“陛下当年赏赐的百两纹银已解了臣女燃眉之急。”林暖轻声回应,指尖轻轻抚过玉佩光滑的表面,“如此贵物,臣女岂敢轻慢,一直珍藏着。”
康圣帝微微颔首:“甚好。收起来吧,起来回话,不必时时跪拜。”
林暖依言将玉佩仔细收好,叩谢圣恩后缓缓起身。垂首而立时,她能感受到另一道审视的目光——始终静立一旁的魏彧适时开口:“听闻安禾乡君与陈县令在宜城办了一所传授技艺的学堂?”
林暖转向魏彧的方向微微欠身:“是。夫君与我商议后,想着让那些孩子学些实用技艺。一则臣女在越州有些产业需要可靠人手,二来他们学成后也能有个安身立命的本事。”
“倒是个不错的想法。”魏彧捋了捋胡须,目光中似有深意,“据说学堂里收了不少女娃?”
“江南经历大疫后,人丁本就稀少。”林暖从容应答,语气平和,“故而学堂不分男女,皆可入学。不过分了课堂授课。”她依着自己农女出身,就当不知道那些“女子不入学堂”的规矩。若能得陛下金口认可,日后行事反倒更方便些。
康圣帝闻言,果然露出赞许之色:“如此也是好事。安禾有心了。”
这一句肯定让林暖心中大石落地,她注意到魏彧也抚须微微一笑。
“谢陛下隆恩!”林暖再次跪拜叩谢。
魏彧适时将话题一转:“今日朝堂上那位林司农,便是林小友三叔的独子吧?转眼也这般大了,竟培育出了高产的稻种。”
“正是。”林暖顺势接话,语气中带着几分恰当的骄傲,“臣女这个三弟最是耐得住性子,这些年来一直在田间摸索。不仅稻谷产量提高了,在江南试种的土豆也比往年饱满许多。”
“司农司的确需要这般听话能做事的人啊。”
“甚好!”康圣帝最终总结道,“有林家这般忠君为国,朕心甚慰!这越州也是好地方啊,该钟灵毓秀。”
这句话林暖听懂了,越州需要兴办学堂了!林暖恭敬地应是。
康圣帝和魏彧相视一笑,这是个聪明的!
又闲谈片刻后,林暖才被允准告退。
走出宫殿时,天光正好。
林暖轻轻舒了口气——今日大概是她来到这个时代后磕头最多的一天,却也换来了一个正式的头衔。虽不足以在大朝会上亮相,但这恰恰合了她的心意:既得圣心,又不至树大招风。
如此,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