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能信任张正,但是其他人呢?
张正不说话了,卑弥呼才道:“请陛下上楼先和解语聊聊吧,我稍后准备好菜肴就来。”
刘单点了点头自顾自的走上楼。
卑弥呼突然说了汉语让在场的阿克与、难升米都大吃一惊,卑弥呼看着他们吃惊的表情笑了笑,转身去厨房了。
刘单走上二楼,这里有个小厅,解语正坐在那里看书。见到刘单后,连忙起身行礼道:“拜见陛下。”
“不必多礼。”然后走到椅子上坐下问道:“朕听卑弥呼说你是汉人之后?”
解语道:“是的陛下,妾的父亲是从辽东经往高句丽然后辗转来到倭国的。”
刘单不解道:“怎么就离开我大汉了呢?”
解语道:“妾听说父亲原先是冀州人士,后来黄巾起义爆发,父亲被黄巾军逼着去当兵,然后逃了出来一路潜藏来到了辽东,辽东这时也不太平又一路向东去了高句丽,最后辗转来到倭国定居。到了倭国后认识了我的母亲,生下了妾。”
刘单叹道:“天下大乱遭难的永远是黎民百姓。不过你父亲到了倭国之后仍然教你说汉语,朕十分欣慰,说明他没有忘记自己是汉人。你父亲还在倭国?”
解语黯然道:“妾的父亲十年前就去世了,母亲也在三年前病逝了。”
刘单道:“原来你和朕一样父母双亡了,唉,不过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要好好的活下去,这样才能告慰去世的亲人的在天之灵。”
解语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比如妾,一介流落在外国的平民竟然能见到陛下,这已经是妾的极大荣幸了。”
刘单摆了摆手笑道:“不要这样说,朕其实也是个凡夫俗子,只是权力大了些而已。”又道:“既然你父母双亡,朕看你不过二十岁的样子是否已经许配人家?”
解语脸红道:“妾尚未婚配。”
刘单道:“年纪不小了,如果在大汉早就该出嫁了。你还愿意留在大汉吗?朕为你找一个好夫君。”
解语摇了摇头道:“妾在倭国待习惯了,在大汉已经没有亲人了。妾在倭国自食其力还做了很多小孩子的老师,妾过得还挺高兴的。”
刘单点头道:“既然如此朕也不勉强你了,不过既然朕和你有此缘分总要给你点什么表达朕的心意。这样吧,这是朕的扇子,送你做个纪念吧。”将手中的折扇递给了解语。
解语大喜过望,跪下行礼道:“多谢陛下。”
刘单笑道:“请起。此外,等倭国事情了了之后朕另外给你点赏赐,你既然喜欢教书育人,朕可以将你的学校重新修葺一番,你看如何?”
解语谢道:“多谢陛下。”
刘单道:“你不必谢朕,倭国归附了我大汉,倭国的子民就是朕的子民,教书育人乃是千古事,朕自当大力支持。”
正说着,卑弥呼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有一个盖子,
刘单赶忙上前接过盘子,笑道:“你也真是的,好歹一个女王怎么亲自端盘子?”
卑弥呼也笑道:“我亲自端盘子不更显得我心诚吗?”
刘单哈哈大笑:“解语,要说你的教学本事不错啊,才多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