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转机,暧昧初升
“正是。”孙子不卑不亢地回答,声音清朗,回荡在空旷的校场上。
两人目光如炬,一个锐利如鹰隼,一个深沉似渊海。
良久,楚墨将军缓缓开口,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孙子,你可知,你今日所为,乃是与整个楚墨为敌?”
“将军此言差矣。”孙子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孙某所求,不过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此番前来,正是为了化解干戈,让楚墨百姓免受战火之苦。”
“哼,化解干戈?”楚墨将军冷笑一声,眼中尽是不屑,“你以为,凭你三言两语,就能让本将军放下手中的兵器?”
“将军,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语重心长地说道,“连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民不聊生。长此以往,国力衰退,纵然有再强大的军队,又有何用?”
他顿了顿,环视四周,目光扫过那些面黄肌瘦的士兵,还有远处那些衣衫褴褛的百姓。
“将军请看,这些都是楚墨的子民啊!他们渴望的,不过是一箪食,一瓢饮,安安稳稳地过日子。难道,这就是将军您想要看到的吗?”
孙子的话,如同一把把尖刀,刺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那些士兵们,想起了远方的家乡,想起了年迈的父母,想起了嗷嗷待哺的孩子,眼中不由得泛起了泪光。
楚墨将军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紧紧地握着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想要反驳,却发现孙子的每一句话都直指要害,让他无从辩驳。
“战争,固然能够带来一时的荣耀,但带来的更多的是无尽的痛苦和毁灭。”孙子继续说道,“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应天道,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将军,您难道真的忍心,让楚墨的百姓,永远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之中吗?”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楚墨将军终于忍不住了,他怒吼道,“没有战争,哪来的和平?没有强大的军队,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
“将军,真正的和平,不是靠武力征服得来的,而是靠仁义道德感化而来的。”孙子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以战止战,只会让仇恨越来越深,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和平。”
“够了!”楚墨将军怒喝一声,打断了孙子的话,“本将军不想再听你这些歪理邪说!来人,把他给我拿下!”
周围的士兵面面相觑,有些犹豫。
他们被孙子的话打动了,但又不敢违抗将军的命令。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将军,且慢!”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穿儒袍的中年男子缓步走来。
他,正是楚墨的谋士,也是楚墨中少有的温和派。
“先生,你这是何意?”楚墨将军眉头紧皱,语气不善。
“将军,孙子先生所言,并非全无道理。”谋士不卑不亢地说道,“我楚墨虽然强大,但连年征战,国力损耗严重。若能采纳孙子先生的无为理念,休养生息,或许能让楚墨更加繁荣昌盛。”
“你……你竟敢帮着外人说话?”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