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时节的杭城像个大蒸笼,市第一医院消化科急诊却透着股寒气。
退休教师李建国蜷缩在抢救床上,每隔几分钟就剧烈呕吐,吐出来的清水在灯光下泛着白沫,四肢厥冷得像冰块:“喝口水都吐……按胃乐舒说明书吃了一周,怎么越来越重?”
他的儿子举着药盒,包装上“快中和胃酸”
的字样格外刺眼。
苏怀瑾掀开帘子,见患者舌质淡白、苔白滑腻,脉象沉迟而弦,右关紧如琴弦。
触诊胃脘部,患者条件反射般躲避:“冷痛,按下去舒服点……”
24小时食管ph监测显示碱性反流,胃黏膜活检报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
的诊断刺痛眼球。
“典型的胃寒挟浊,浊阴上逆,”
她碾碎胃乐舒颗粒,一股寒凉的化学味扑面而来,“吴茱萸汤的证,被他们用水杨酸治成了寒凝气滞。”
实习生小林递来毒理报告,苏怀瑾扫过检测项,猛地攥紧报告——未标注的水杨酸类物质含量标3倍,更检出ts专利成分tc-18,专门抑制胃黏膜碳酸氢盐屏障。
“他们用西药强行中和胃酸,却让寒邪更深伏胃腑,”
她盯着李建国苍白的脸,“《黄帝内经》说‘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现在是雪上加霜。”
“准备吴茱萸汤,”
苏怀瑾吩咐药房,“吴茱萸6g米醋炒,生姜15g,党参12g,先煎吴茱萸去燥烈之性。”
转头对护士,“隔姜灸中脘、胃俞、足三里,晨起施灸,必须用陈艾绒。”
话音未落,李建国又一次呕吐,吐出来的清水里竟带血丝——胃黏膜已经开始出血。
深夜的实验室,显微镜下的胃黏膜组织让苏怀瑾心惊:上皮细胞肿胀,碳酸氢盐分泌腺大量坏死,与ts集团“胃黏膜损伤实验”
的病理模型完全一致。
更关键的是,生产车间的监控截图显示,每个胃乐舒的包装上都有微型摄像头,正对着患者呕吐的方向——这是在收集真实呕吐数据,训练他们的“智能止呕机器人”
算法。
“苏主任,ts集团的人来了。”
小林的声音带着颤抖。
走廊里,两个穿西装的男人正和保安争执,其中一人举着法院传票:“苏怀瑾,你擅自布不实言论,导致ts股价下跌。”
苏怀瑾扫过传票内容,所谓“不实言论”
,正是她在消化病会议上揭露胃乐舒含西药成分的言。
“跟我来。”
她将两人带进办公室,甩下毒理报告和监控截图,“水杨酸类物质破坏胃黏膜,tc-18成分特异性抑制碳酸氢盐屏障,这是你们的专利吧?”
男人的脸色瞬间铁青,其中一人突然掏出手机:“你以为掌握证据就能阻止我们?224章的反流停事件,你以为是偶然?”
这句话像导火索,让苏怀瑾想起222章末收到的匿名短信——“胃寒模块启动”
。
她翻开祖父的《本草纲目》,在“吴茱萸”
条目下现新的批注:“醋炒吴茱萸解tc-18寒凝,配生姜散浊阴,切记用泉水煎药。”
旁边还有一行小字:“ts借‘寒者热